家电网-HEA.CN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A股市场具备估值优势,坚实的经济基本面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使得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愈发显现。
近段时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冲击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多部门以高效协同的稳市“组合拳”迅速响应,通过跨部门联动、市场化工具与长期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向市场释放了“稳预期、强信心”的清晰信号,进一步夯实了A股市场的长期价值中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A股市场具备估值优势,坚实的经济基本面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使得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愈发显现。
稳市机制战略升级
过去一周时间,面对外部风险冲击引发的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资本市场打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稳市政策“组合拳”,市场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投资者的恐慌情绪逐渐消除,信心得到提振,政策“组合拳”效果初步显现。
4月7日以来,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等多部门密集部署,到中央汇金公司积极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再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央国企集团、保险机构、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实施增持、回购,稳市“组合拳”快速出手、协调发力,向市场传递了“稳住股市”的强烈信号。
开源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对记者表示,政策层面以“组合拳”形式形成了跨周期、多维度的稳市合力。这种协同机制不仅展现了决策层对资本市场稳定的高度重视,更标志着我国稳市机制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的战略升级。特别是央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资产价格稳定纳入政策视野,为资本市场构建了战略流动性储备体系,实现了政策工具与市场需求的精准适配。
韦冀星表示,当前稳市工具箱呈现“短期应急+中期调节+长期改革”的立体化布局。一方面,央行明确“必要时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等“国家队”力量持续表态“继续增持”,彰显了政策护航的持续性;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分红回购新规等制度型开放举措,正推动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这种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政策框架,为市场注入了“稳得住、走得远”的底气。
业内人士分析称,具体来看,本轮稳股市“组合拳”呈现出较以往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等多部门、多层面、多主体集体及时参与稳定市场,有效形成了政策合力,快速稳定了人心;二是中央汇金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央国企集团、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以“真金白银”参与稳定市场,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三是央国企上市公司发挥了“砥柱中流”的作用,密集宣布增持回购,充分彰显了央国企的责任担当,巩固了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信心。
基本面提供坚实基础
资本市场最终是要反映经济基本面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坚实的基本面,将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新向好,发展新动能加快壮大。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少困难,但我国经济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发展前景长期看好。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延续较快增长势头。随着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和推广应用,带动科研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6%和11.4%。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去年四季度上升0.5点,连续两个季度增长。其中,多项细分数据指标大幅提升。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加上假期消费增长和各地抢抓开局等有利条件,一季度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加速回升。企业开工率、订单、销售等指标稳步好转,景气水平保持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向好态势。
韦冀星认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的特征显著,一季度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消费“压舱石”作用凸显,重点领域风险收敛,为企业盈利修复创造了有利环境。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蓝筹股股息率优势突出,叠加注销式回购提升股东回报,共同构筑了价值重估的坚实基础。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融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A股上市企业质量稳步提升,代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上市企业占比持续提升,A股核心资产吸引力不断积累。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始终未变。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中期看,本轮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没有变,一是中国证明了在本轮人工智能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水平;二是提振消费、化债、地产托底等稳增长政策多管齐下,中国经济跳出转型阵痛期的路线已经越来越清晰,科技和消费或将成为新的经济动能,未来中国经济持续改善确定性大。
估值优势凸显
长江养老保险研究部总经理李慧勇对记者表示,尽管当前面临一系列困难,但是同以前相比,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经验更加丰富,也拥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储备。从估值水平、风险资产回报率、股权风险溢价等指标来看,A股市场的吸引力凸显,表明A股市场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资产配置需求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无论是居民个人还是机构,都具有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的要求,会对市场的新增资金供给形成有利条件。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A股市场当前估值低、基本面稳健,经过快速调整后投资性价比更为突出。截至4月3日,Wind全A指数市盈率18.5倍,Wind全A指数股权风险溢价ERP为3.7%、处于历史82%分位数,显示当前A股整体具有很高的投资性价比。燕翔表示,从企业经营层面看,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近年来大幅提升。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共5856亿元,到2023年研发支出合计达到15593亿元,占营收比重大幅提升。从分红回报来看,2010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不足3000亿元,2019年累计分红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到2024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已经超过了1.9万亿元,2024年的分红水平较2010年提升了554%。预计2025年A股整体分红金额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从股息率的角度来看,以前一年底的市值作为参考指标,2024年A股股息率水平从2010年的1%提高到了2.2%。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此次关税冲击更多是对短期市场走势的影响,我国政府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我国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发展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创新企业,提升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中国资产本身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因此具有估值修复的动力。在美股高位回落的情况下,资本可能会从高估值的美股流向A股和港股等估值较低的市场。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