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2014年伊始,就有两款国产自主操作系统接连推出,可见政府层面对此的重视程度。不过,在当前的环境下,开发全新的自主操作系统并不容易。
1月9日和15日同洲960和COS两款号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先后发布,使得国产操作系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目前国内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市场几乎被微软(36.17, -0.21, -0.58%)和安卓垄断,自主系统的份额很小,这让国内厂商陷入依赖且受制于谷歌(1163.7, 13.17, 1.14%)的尴尬境地中,同时也将国家信息安全交付他人手中。无论对个体厂商还是整个国内终端产业的发展来说,打破垄断、构建自有生态体系都是有利的,因此,自主操作系统的打造需要终端厂商、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合作,当然也需要消费者的支持。
智能设备“系统国产化”势在必行
国内厂商开发自主手机操作系统并非什么新鲜事儿,目前国产手机操作系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Linux代码的二次开发,例如中国联通的沃Phone、阿里云OS;另一类则是基于Android系统定制化开发,如小米的MIUI、中国移动的OPhone、联想的乐OS、百度·易、盛大乐众的ROM等等。
目前来看,我国开发自主操作系统有双重因素推动,一方面是市场竞争差异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有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需求。
凭借开放的Android系统,国产手机近几年来份的市场占有率不断飙升。现阶段国内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市场几乎被Android垄断,调研公司 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Android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了59%,高于前一季度的55.5%。相比而言,国产手机系统的份额很小。依赖越大, 风险就越大,国内企业的话语权也在一步步地被削弱,免不了会受制于人。最典型的事例就是,2012年谷歌公司对阿里云OS和宏碁的手机合作“棒打鸳鸯”, 最终导致发布会取消,这让很多国内手机厂商意识到了研发自主操作系统的必要性。
而从国家信息安全来考量,苹果iOS和安卓垄断国内手机市场,控制了手机信息安全。斯诺登事件更让我们意识到,在美国监控世界中三大OS首当其 冲,奥巴马本人为了保证信息安全都拒绝使用iPhone。袁明认为,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后果将更加严重。此外,从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说,有数据表 示,99.9%的用户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他们被各种灰色APP绑架却浑然不知,并且,4G时代网速是3G十倍,信息获取速度更快,隐患更多。我国在信息 安全方面,可谓“全民都在裸奔”,国家信息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总之,目前国内4G刚刚开跑,正是国内厂商抢占市场(包括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好机会,且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让开发具备高度安全性的国产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发展自主操作系统势在必行。
破垄断格局待产业链强化
2014年伊始,就有两款国产自主操作系统接连推出,可见政府层面对此的重视程度。不过,在当前的环境下,开发全新的自主操作系统并不容易。
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企业在开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方面就开始实践,但结果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分散,几年下来纷纷落败,项目被解散。那时的中国企业走 了一条国外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汉化之路,虽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但产业化并不成功,没有形成自主的产业链。自2004年起,大批国内手机厂商和设计公司给 予Linux内核+QT开源代码开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仍然没有成功,2007年后,随着 iOS和Android的发布而全部解散。之后,多家企业在Android开源代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自己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品,但市场竞争力并不是很 强。
以史为鉴,仅有政策层面、技术上的支持,或者仅是手机厂商、运营商单独进行自主操作系统的开发,是很难成功的。移动自主操作系统的成功打造,需 要政策推动,同时也需要手机企业、运营商、程序开发者、芯片制造商等组成的产业链的紧密配合,另外很关键的一点是,产品要足够优秀,否则没有出众的用户体 验,不能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开发自主操作系统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场闭门造车的闹剧。
不管是3G还是4G,开发国产手机操作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毕竟如果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厂商会在产业链中更具有话语权,而且能够构建从配件到终端再到应用服务的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比如供应链上存在的风险。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