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观点个评 正文

频频战略收缩索尼能否成功转型自救?

字号:TT 2015-03-05 08:07 来源:中国电子报

家电网-HEA.CN报道:作为消费电子领域曾经的领导企业之一,索尼曾经为消费者带来了Walkman、VAIO、AIBO等工业设计出色的创新产品,而如今深陷亏损泥潭,屡屡传出破产的传闻。

日前,据媒体报道,索尼总裁兼CEO平井一夫在东京股市收盘时指出,索尼提出了通过发展相机传感器和PlayStation游戏部门在3年内实现纯利润增长到当前利润25倍的目标,在被问及电视盒手机部门的情况时,平井一夫称不会“排除退出的可能性”,并表示索尼将不再追求手机领域的销售增长,而将会把重点放在利润更大的业务上,比如相机传感器、电子游戏和娱乐。

平井一夫的讲话使很多业内人士纷纷推测,因为无法阻止业绩进一步下滑,索尼正在考虑将旗下“拖后腿”的手机业务以及电视业务出售或者与其他公司合资经营。近年来,由于业绩亏损严重,索尼频频战略收缩,其转型自救能否获得成功?

否认欲出售手机和电视业务

索尼否认欲出售手机和电视业务,但会继续探讨与该领域其他企业实现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电子报》记者近日从索尼方面获知,索尼对于电视和移动业务确实提到了寻求外部合作的想法,但并没有具体的出售计划。

据记者了解,索尼的移动业务和电视业务都已经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即由索尼移动通信公司与索尼视觉产品公司进行运营。此前,索尼已经宣布削减Xperia智能手机事业部的人员配置,并降低了预期利润;电视业务也由于液晶面板的激烈竞争几乎没有利润。

索尼方面回应称,对于手机和电视这类业务,索尼将优先降低风险并确保利润。由于电视和移动业务市场均面临激烈的成本竞争和大宗商品化趋势,索尼将通过利用内部科技积累和元器件优势,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索尼将谨慎选择产品开发类别及市场区域,控制资本投资规模,以建立一个能够保证稳定利润的业务架构。为了应对相关业务领域的快速变化,索尼会继续探讨与该领域其他企业实现合作的可能性。

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索尼不太可能放弃手机和电视业务,因为它的品牌依然具有影响力,但未来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运营方式,像松下、东芝、三洋等日企一样把品牌授权给其他企业来做。

剥离业务与“一个索尼”渐行渐远

剥离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以实现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但这与践行“一个索尼”战略背道而驰。

索尼表示,将会把部件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影视及音乐业务作为驱动未来3年利润增长的部门,索尼将大力发展此类业务并进行强劲资本投资,以期同时达到销售增长及利润提升的目标。

另外,据索尼方面透露,在去年剥离电视业务之后,索尼计划在2015年10月1日开始新一阶段的企业重组,将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剥离,成为自负盈亏的、索尼全资拥有的子公司。索尼还将稳步着手准备其他业务的剥离,对于这些以子公司形式运营的业务单元,索尼将继续增强他们的自主权。

在张兵看来,索尼想着力发展相机传感器和PlayStation游戏业务事实上充满挑战。相机传感器方面,索尼作为部件供应商,在供货给其他相机整机厂商的同时,将不可避免地在索尼自己的相机或手机业务方面与之形成竞争;而游戏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日渐风靡的手机端游戏也对索尼的PlayStation形成了挑战,游戏这块蛋糕的争抢将会十分惨烈。

张兵认为,对于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的剥离是索尼接下来进行品牌授权的铺垫,将这些部门以子公司形式运营,有助于进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不过,对这些业务的相继剥离也反映了索尼在战略上的摇摆,与此前宣称的“一个索尼”的战略背道而驰。

平井一夫上任后提出的“一个索尼”战略专注于进行软硬件的整合,希望以索尼在软件、内容方面的强势来促进智能手机、电视业务,并以手机为终端平台来承载软件和内容。“索尼在影视及音乐内容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它没能充分与电视、手机等智能硬件进行整合,并没能很好践行‘一个索尼’战略。”张兵说。

索尼问题出在哪里?

索尼的问题出在创新性不足、产业链布局不完善、市场推广营销较为保守和价格不亲民等方面。

2月4日,索尼发布了2014财年三季报,该季度索尼公司实现盈利890亿日元,同比增长237.5%。但索尼同时宣布,2014财年全年依然亏损,相比此前预期的2300亿日元收窄至1700亿日元,这是其7年内第6次亏损。

作为消费电子领域曾经的领导企业之一,索尼曾经为消费者带来了Walkman、VAIO、AIBO等工业设计出色的创新产品,而如今深陷亏损泥潭,屡屡传出破产的传闻。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人士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索尼近年来的问题在于创新性不足。“在早期,索尼与其他的日系企业不太一样,不像是一个精细制作、稳重保守的典型日本品牌,而更注重创新;但是从2009年左右到现在,索尼给人一种创新性不足的印象,并没有能够推出早期那些具有创新性、领先性的产品。”该人士说。

在张兵看来,产业链布局不完善和市场推广营销较为保守是索尼逐渐丧失优势地位的原因。“以彩电为例,过去10年以及未来5~10年依然是液晶的时代,但是,包括索尼在内的所有日企在液晶产业链布局上是极不完整的,掌握的话语权较弱,自然在产业变局中处于下风。”张兵说。此外,索尼以及东芝、松下、夏普等日企推出的产品价格太高,在营销推广上也不够亲民,企业形象守旧古板,也拉开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目前索尼已经陷入“平庸、昂贵”状态,从产品溢价方面来看,索尼产品比不上美国,而中国企业有着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韩国企业则是不断地通过产品升级换代来提升产品品质,索尼在家电和手机等领域已经丧失了竞争力。

“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战略摇摆不定的索尼要想完成自救,难度非常大。”张兵对记者表示。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