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对于正处在转型“阵痛期”的中国家电企业和家电经销商来说,又如何从当前日韩企业的一系列“裁员降薪”举措中,得到哪些警醒和反思呢?甚至还可以“弯道超车”呢?
裁员五六千人,预计亏损2000亿日元。
这是最近两天,一则关于日本液晶电视巨头夏普的新闻报道,带给全球家电企业的恐慌。
就在前几天,韩国三星也宣布将在2015年冻结“员工工资收入”,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的活力。
事实上,该来的总会来的,只不过时间的问题。此前,家电圈就提出“裁员限产减薪才是今年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的正道”。
现在来看,韩国和日本企业已经提前通过行动,进一步让中国家电企业明白——在涉及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上,不要因为怕丢人,而不裁员、降薪。
对于正处在转型“阵痛期”的中国家电企业和家电经销商来说,又如何从当前日韩企业的一系列“裁员降薪”举措中,得到哪些警醒和反思呢?甚至还可以“弯道超车”呢?
在我看来,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认清形势,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当前,中国家电市场和商业环境到底已经进入哪一个阶段,各大家电企业和经销商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又是什么?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不要因为“要面子”而掉了“里子”。相反,应该更加务实、高效地推动在家电产业发展“谷底”的转型步伐。
其次,利用同行和对手阵痛期,乘胜追击。当前,液晶大王夏普,手机大王三星,都面临着在全球市场经营环境下的困局。相反,这对于依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市场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正是“乘胜追击”黄金时期。必须要把握对手的软肋和短板,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
最后,持续做强自己,才能应对挑战。无论市场和商业环境怎么办,对于中国家电企业和经销商来说,做强自己的这个方向和趋势不会改变。特别是在当前的商业竞争环境之下,家电企业和商家更需要利用转型和拐点期,更好地“扬长避短”,做足差异化的竞争力。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