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佳融分析人员表示,虽然与乐视大举投入内容生产不同,TCL的内容来自合作伙伴,但在供应能力方面绝非少乐视不可。
乐视与TCL召开战略合作发布会。两天前,华为发布智能家居底层技术架构HiLink计划,与海尔深度合作。更早时候,小米12.66亿元战略入股美的。分析人员表示,智能家居市场开启三国杀模式,乐视TCL的联姻比起另两对,或存内耗隐忧。
存在隐忧
业内人士认为,通信、互联网与家电企业的联姻,目的是争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话语权,建立通用标准,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对正处于转型期TCL而言,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互联网伙伴帮助转型。而对正在迅速扩张商业版图的乐视而言,TCL也能提供可贵的硬件制造、品牌以及渠道资源,以维持乐视生态的持续增长。
佳融分析人员则表示,乐视与TCL牵手,固然有诸多好处,至少可以利用TCL较大份额的既有市场实现自身用户群的迅速扩张。据此前数据显示,TCL拥有超1100万的智能电视用户。但与其他两对合作伙伴相比,却存在着隐忧,主要体现在互补性相对不足,甚至可能产生利益冲突,或在这场三国杀大战中败于内耗。
分析人员指出,小米与美的合作优势是产品互补,华为与海尔的合作优势是软硬件互补,乐视与TCL的合作优势却很难从互补的角度来形容,或可称为强强联合,虽然都并非最强。与前两对合作方不同的是,乐视与TCL的主打产品都是电视和手机,存在着业务重叠的问题,这意味着双方之间是直接竞争关系。
业务重叠
科技生活在线注意到,乐视与TCL不仅产品有交集,各自也都努力开展着类似的生态建设。去年,TCL提出“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战略,希冀通过发展智能终端、提供互联网服务,尝试转型的可能。在电视业务上,TCL联手爱奇艺、海信和11家互联网视频签约,模仿互联网电视进行内容生态布局。据TCL公告提供的数据,当前TCL通过欢网和全球播触达超过2000万的电视用户,在智能电视生态布局上,TCL有自主运营的家庭电影院线、教育、智能epg、应用商店、大数据业务等。
佳融分析人员表示,虽然与乐视大举投入内容生产不同,TCL的内容来自合作伙伴,但在供应能力方面绝非少乐视不可。而乐视敢于提出产品低于量产成本定价,也显示了对上游供应商的较强话语权。这种状况表明,双方之间互补需求不是十分强烈。缺少互补性,又存在业务重叠,合作过程中在资源分配上就可能因亲疏远近而发生矛盾冲突。
都有包袱
有业者称,小米在美的股份中只占1.29%股份,所谓投资更像是投名状。华为与海尔则是纯粹的战略性合作。而乐视网通过乐视致新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投资约18.71亿人民币持有TCL多媒体约20%的股份,则有背离轻资产经营模式之嫌。20%的股份足以令乐视牵肠挂肚不敢轻忽,却无法掌控决策权。合作顺利固然平安无事,一旦产生分歧,乐视将面临尾大不掉的尴尬处境,陷于被动。
佳融分析人员还指出,乐视的内容生产以及TCL的全产业链形态,既是各自的独特资源,但某种意义上也是包袱。双方深入合作后,资源虽然共享了,包袱也需共同分担。乐视的内容对应的是超高年费,而TCL的全产业链则需要规模支撑。“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合作的基本原则,也就意味着TCL产品将为乐视内容收入做贡献,而乐视对供应商的选择也将受到极大束缚,牵手变成了举重。
分析人员认为,如果双方无法提前理顺产品区隔问题,以及确立合理有效的决策程序,乐视与TCL的合作前景难以令人乐观,或最终成为一锤子买卖。设若不欢而散,更是买卖不成只有伤害。
科技生活在线首席评论员江炜点评:缺少互补性,又存在业务重叠问题。TCL求转型却不愿卖身,乐视掏钱溢价入股也不是为了资敌,双方之间的竞争关系因此难以调和。如此以往,不久必分。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