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之前海尔已经以5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有些观点认为海尔在日本的业务范围可能不得不进行收缩。
之前有消息称,鸿海与夏普可能会在上周的3月9日签署最后的收购协议。然而一周过去了,双方依然没有任何动静。拖迟签约的主因还是之前夏普曝出的“或有负债”,鸿海方面表示不会放弃收购夏普的决心,那么迟迟没有签约的理由在哪呢?
据日经报道,夏普社长高桥兴三日前前往台北与郭台铭会谈。谈论的焦点在于说服夏普的两家主要往来银行,瑞穗银行与三菱东京UFJ银行为夏普追加金融援助一事。
小编并不懂金融,但简单来说目前形势是这样的:在原先鸿海提供的7000亿日元援助中,有1000亿日元用于收购两家银行持有的夏普优先股,但如今鸿海打算减少这部分的出资,改为要求两家银行为夏普3月底即将到期的5100亿日元提供再融资,以帮助化解困境。
瑞穗银行与三菱东京UFJ银行有可能同意这一要求,并且考虑到在鸿海接手后夏普的经营出现改善,更有可能调低贷款利率。鸿海、夏普与两家银行正为达成协议而付出努力,所以原定3月上旬签署最终协议的时间被大幅推迟。目前确定的时间尚不可知。
尽管最终鸿海收购夏普的结果不会改变,但之中出现的各种盘根错节不免让人对日本的企业状况产生诸多疑问。为什么“或有负债”没有事先公布?在夏普确定接受鸿海收购方案后,才向鸿海公布“或有负债”的存在究竟有何居心?这一系列问题可能在收购尘埃落定后得到追究,也可能不会。
另一边,正处于重组阶段的东芝又被爆出财务造假丑闻。据统计,税前利润存在虚报58亿日元的情况。公司已经开始追究责任,包括处分参与违规的40名员工,涉事董事上缴部分薪酬。这对东芝的信誉再一次造成了打击。
曾经因推出掌上洗衣机咕咚以及机器人冰箱等独创产品而备受关注的Aqua(原“海尔日本”),近日也宣布CEO伊藤嘉明将于今天3月16日卸任,离任的速度如此之快令人疑惑。其离职的原因被认为是海尔中国总部对其的批评,以及来自Aqua内部员工的不满。伊藤嘉明希望通过大胆创新等激进改革带领公司实现腾飞,这一愿景并没有受到认可。
之前海尔已经以5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有些观点认为海尔在日本的业务范围可能不得不进行收缩。
日企一系列的溃败以及丑闻,不得不让人警醒和深思。一向以严谨和尖端技术著称的日本科技业,究竟怎么了?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