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大陆用户将国行版戏称为“阉割版”,并认为HTC不重视大陆市场。HTC寄望于旗舰新机HTC 10来拯救低迷的智能手机业务,大陆消费者会不会买账仍是个未知数。
“可以说,HTC的衰落已不是一天两天,它早已失去了在智能手机领域继续发展的机会”
近日,中国台湾手机制造商HTC的董事长王雪红又出面道歉了。
在上周四HTC的年度报告上,王雪红向股东表示,2015年业绩让股东失望,她对亏损表示歉意。王雪红向股东称,接下来将继续对公司进行重组,以扭转不利局面,目前正在寻找新业务,如VR、智能手表等领域。HTC将于6月24日举行年度股东大会,重组工作预计会于第三季度结束。
从媒体已公开报道的信息看,这已是王雪红复出后第二次向股东致歉。去年3月,HTC宣布换帅,原CEO周永明隐居幕后,创始人、董事长王雪红复出,出任公司CEO。王雪红第一次致歉是出现在去年6月的股东会议上,她因HTC糟糕的市场和股价表现而向股东鞠躬致歉。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在深受日本“道歉文化”影响的台湾,公司掌门人直接出面向股东致歉,足以说明管理层已然尽力,但企业仍然问题严重,困境难解。
业绩低迷
王雪红两次道歉的原因均为股价下跌,业绩下滑。
去年3月,王雪红走上前台试图挽救岌岌可危的HTC。然而事与愿违,在其上台后,HTC股价持续下跌将近三成,去年6月1日股价跌破百元,创下新低。在王雪红第一次向股东道歉之后,HTC股价仍然一路下滑,至去年8月末,跌幅已超过50%。
近日,王雪红再次致歉,只因智能手机业务不景气,2015年HTC出现巨额亏损。据HTC财报显示,2015年,HTC亏损155亿新台币,约合4.75亿美元,相当于每股亏损18.79新台币。而在一年前,HTC每股盈利1.8新台币。
今年一季度,HTC又出现亏损。据HTC一季度报显示,一季度HTC营收148亿新台币(约合4.6亿美元),同比下滑64%,营业亏损达到48亿新台币(约合1.48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32.4%,已连续四个季度大幅亏损。
身陷困局的HTC近期可谓麻烦重重,负面不断。在一季度业绩公布之后,王雪红宣布将裁减部分员工,但并未宣布具体的裁减数量。
其实自2015年以来,HTC在全球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裁员不断发生。2015年8月,王雪红为HTC设定目标,要将运营成本削减35%。为了达成目标,HTC在全球裁员15%,相当于2250人,其中包括台湾1300人。
今年4月,HTC正式对外发布旗舰新机HTC 10,王雪红曾对外表示对智能手机业务有信心。然而HTC 10国行版与国际版之间的差异化对待着实让不少大陆用户心寒,国际版搭载骁龙820处理器,4G RAM;国行版则是骁龙652处理器,3G RAM。
大陆用户将国行版戏称为“阉割版”,并认为HTC不重视大陆市场。HTC寄望于旗舰新机HTC 10来拯救低迷的智能手机业务,大陆消费者会不会买账仍是个未知数。
高低不就
HTC曾是全球手机市场的佼佼者,它是第一个推出安卓智能手机的厂商,2008年,凭借着产品优势在美国市场迅速崛起。彼时,HTC能与苹果、三星争锋,然而辉煌落幕,现在甚至已难和三线手机品牌相抗衡。是什么原因让HTC沦落到如此地步?
业内普遍认为,与苹果的专利诉讼是HTC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
2010年3月,苹果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诉称HTC侵犯了iPhone专利,要求禁止HTC涉及专利侵权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市场销售。
2011年12月,ITC对这项专利侵权案作出裁决,认定HTC侵犯了苹果iPhone的647号专利,并决定从2012年4月19日起对HTC涉及该项专利的智能手机实施正式的进口禁令。
与苹果的专利纠纷长达两年半,这让HTC吃尽苦头。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上半年,HTC在美国市场份额曾位居第一,达到23%。而ITC禁令使得HTC市场份额加剧下滑。禁令实行之后,HTC美国市场份额跌到仅剩6.2%。
“HTC此前一直是国际品牌的形象,而专利纠纷的失败让HTC在欧美市场根本抬不起头,品牌美誉度一落千丈,这让HTC在当时占全球50%份额的欧美市场是完全失利的。”孙燕飚对法治周末记者指出。
而当HTC回过头再去审视中国市场时,却发现早已变天。在中国市场,中华酷联已抢占了不少的市场份额,HTC错过了中国智能手机发展的最佳时期。
HTC的子品牌多普达曾在中国市场风靡一时,但是却被HTC自己扼杀掉了。孙燕飚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王雪红当时的策略是主推HTC,因为HTC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很高,自然而然会带动在大陆市场的销售,这一策略是对的,但万万没有想到HTC在美国会输掉专利官司。”
随后,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最大的市场,HTC不得不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孙燕飚表示,HTC失去了欧美市场,却仍然认为自己是国际品牌,不愿降低身份以本土品牌的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然而其品牌美誉度下降,不足以支撑手机卖出高溢价。因此,在欧美市场与中国市场双双失利,落得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下场。
回天乏力
HTC还有可能完成自我救赎吗?
纵观手机发展的历史,还从来没有哪个品牌在式微后能够重新崛起。手机市场瞬息万变,手机的发明者摩托罗拉倒下了,功能机时代的巨人诺基亚也倒下了。生产出第一台安卓手机的HTC,也不得不面对英雄易老、美人迟暮的现实。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可以说,HTC的衰落已不是一天两天,它早已失去了在智能手机领域继续发展的机会。”
目前,随着华为、小米。OPPO、vivo等众多国内手机厂商的崛起,智能手机市场厮杀惨烈,HTC想再找回已失掉的国内市场或许并不容易。
王艳辉认为,与国内厂商相比,小米凭借线上优势迅速崛起,华为、OPPO、vivo等厂商都在渠道、专利等方面深耕多年;与苹果、三星相比,苹果具有独特的生态,三星具有产业链优势;而HTC是代工企业出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才在专利纠纷中屡次败北,除了只剩下一个品牌,再无其他。
在王艳辉看来,把手机业务出售,丢掉品牌的包袱,回归老本行,转型做代工,对于HTC来说或许是一条最好的出路。做好手机品牌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做代工并不需要,HTC面临巨额亏损的困境,转型做代工不失为保存未来发展可能的最好选择。
手机业务前路坎坷,布满荆棘,因此王雪红已押宝虚拟现实(VR),期待VR能给HTC带来新的机遇。HTC在VR领域具备一定的先发技术优势,在MWC 2015上,HTC推出了其首款VR设备HTC Vive。王雪红曾表示,VR产品HTC Vive让全世界惊艳,将创造HTC的另一个5年。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VR虽然很有发展前景,但尚在起步阶段,何时能够迎来爆发仍然不可预见。或许HTC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存实力,等待机遇。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