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行业新闻 正文

唠嗑丨没想到你原来是这样的智能家居!

字号:TT 2018-10-29 08:07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家电网-HEA.CN报道:原本忙碌的生活,在智能家居的帮助下变得井井有条,相信这是包括小唠在内的很多人对于未来智能家居普及后生活的美好畅想。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强大的AI技术和各家电产品纷纷打上智能化名头的发展趋势,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了那令人遐想不已的智能家居普及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家电网HEA.CN 10月29日原创】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当你早晨还在熟睡的时候,轻柔的音乐响起,落地窗帘自动打开让温暖的阳光将你唤醒,卫生间的灯光已自行开启,同时准备好的还有热水器。在你洗漱的时候,厨房里自动运行的面包机、咖啡机早已根据你的口味准备好丰盛的早餐,当你出门上班后,系统就会智能将不需要的家电关闭,锁好门窗。原本忙碌的生活,在智能家居的帮助下变得井井有条,相信这是包括小唠在内的很多人对于未来智能家居普及后生活的美好畅想。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强大的AI技术和各家电产品纷纷打上智能化名头的发展趋势,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了那令人遐想不已的智能家居普及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智能家居势头可谓是风头正盛,前段时间,随着纳斯达克的一声钟响,云米科技正式挂牌上市,作为一家专注全屋互联网家电,主要收入来自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产品的公司,其成功上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在的环境。据《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零售额达到了3343亿元,同比增长了24.8%,未来几年里,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复合增速将继续维持20%以上,截至2022年,预计相关的零售额将会达到8652亿元。各大家电企业也是纷纷投身智能家居,美的的M-Smart智能家居战略、海尔的智惠家庭U+系统、云米的全屋互联网家电……智能家居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在小唠看来,在智能家居普及到家家户户之前,还有一个迫切的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不妨再试想一段场景,未来的某个日子里,智能家居已经全面普及到了家家户户。当你从早上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平日早已应该开始自动运作的智能家居没有反应,各种慌张之后,透过突然亮起的大屏幕看到了自己在房间里的画面,此时你收到了一个威胁对讲电话,电话另一端的人掌握了你的一举一动并要求你配合他的行动,准备反抗的你却招致了惨烈的后果,黑客操纵了你的室内温度,先是把温度上升到60多度,接着又把温度下降到了几近0度还断了水,在黑客的嘲弄中你几近崩溃。

 

可能有看官已经看出来了,没错,小唠说到的正是电影《幕后玩家》里的剧情,徐峥的主角因为家里的智能家居被黑客入侵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其实,类似的电影和情节并不少见,在另一部电影《绝对控制》中,主角饰演的业界大亨因为得罪了部下IT男而遭到报复,IT男侵入了主角家里的系统,使得往日依赖的全智能家居成为了如今最大的安全隐患,所有的隐私和秘密被一览无余,昔日的大亨在这样的情形面前也变得和普通人无疑,尊严扫地。

自智能家居这个概念诞生以来,有关于其安全问题的说法和讨论就一直未曾断绝。目前的智能家居使用离不开网络,而网络并不绝对安全,其次,家庭物联网设备的设计都是以功能为优先考虑,安全只是其次。前段时间,外媒福布斯就报道了LG的一款Hom-bot系列智能扫地机器人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该漏洞进行远程攻击,实现对扫地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并获得其内置摄像头的使用权限,以此偷录用户家中的视频。

 

(你看到的扫地机器人是这样子的↑)

 

(黑客看到的画面是这样子的↑)

尽管在报道曝光之后,LG方面已经很快完成了有关问题的修复。不过事实上,类似黑客通过远程手段攻击智能家居系统,偷窥用户隐私的例子并不少见。只要进行相关的搜索,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世界各地关于窥窃摄像头的新闻。

 

 

 

试想一下,在享受智能家居带来便利的同时,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暴露在别人眼前底下。尤其是当你在自以为安全的家中,打算做一些不可描述事情的时候,可能正有成千上百万人正坐在等着你表演真人秀,活脱脱一出真实的《楚门的世界》,只不过主角却换成了你。

因为智能家居设备破解难度低,隐私信息集中等种种原因,在其背后甚至形成了一个盗卖个人隐私的黑灰产业。有专家指出,类似智能洗碗机、摄像头、路由器等设备,人们通常都只关心它们的性能,而鲜少有留意到它们的安全性,很容易被黑客利用。这些智能家电可能本身没有存储隐私信息,但是因为连接了网络,就给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

你可能会认为这些只是别有用心的人的所作所为,但其实,智能家居商也在收集你的收据,而通常情况下,它们并不会对你透露这一信息,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不少地方来一窥端倪。据外媒报道,美国警方就曾要求亚马逊提供Echo录音数据来协助调查一起谋杀案,警方认为Echo音箱可能窃听到了有助于破获案件的信息,亚马逊拒绝了这一要求,但同意移交嫌疑人的账号细节及购买信息。作为一款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70%的智能音箱,Echo还承担着智能家居控制中枢的作用,通过Echo里的语音助手Alexa,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因为智能家居技术制造商会存储或者访问这些数据,所以执法部门和政府机构会越来越多地从这些公司寻求数据来解决犯罪问题。美国前国家情报总监James Clapper曾表示,政府正在将智能家居设备作为情报机构监控的新的立足点,这现象会随着智能家居等互联网设备的普及而变得普遍。究竟是要方便还是隐私,这对于目前的智能家居来说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当然,摆在智能家居普及路上的难题绝对不止安全和隐私的问题这么简单,小唠也不止一次想吐槽和智能家居有关的种种槽点,不过回想起来,小唠还是觉得智能家居带来的安全问题最为人后怕,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楚门的世界》里生活在舞台上却不得而知的主人公,或者是《幕后玩家》里被智能家居“玩弄”得接近崩溃的倒霉蛋。好了,这期小唠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下次有机会的话,我们再聊聊关于智能家居的其他槽点。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