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不单只是激发短期市场活力的举动,更是推动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 “长期战略”。随着政策从单纯的补贴驱动逐步向机制建设转变,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步形成存量更新与增量扩张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提供可借鉴的 “中国方案”。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交出了一份远超预期的亮眼成绩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这半年里汽车产销规模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大关,同比分别实现12.5%和11.4%的稳健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产销同比增幅均超40%,市场渗透率更是攀升至44.3%,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国内纪录,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发力扮演了关键角色。截至6月底,全国范围内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412万份,近七成的私人购车用户直接受益于这一政策,增换购由此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绝对主流。从产业发展的深层维度来看,这一政策的意义远不止于短期消费数据的提振,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转型。
以旧换新政策精准发力
撬动市场结构性变革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的调整,展现出极强的市场导向性,每一处优化都精准对接了市场的真实需求。政策将补贴范围从国三及以下燃油车扩展至国四排放标准车型,这一调整并非偶然 ——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中,车龄超过 6 年的老旧车辆占比高达58%,而国四车型在其中占据相当比例。通过差异化的补贴额度设计,政策精准降低了这部分车辆的置换成本。据行业测算,政策调整后单辆车置换成本平均下降12%-18%,在山东、河南等老旧车辆保有量较高的省份,部分车型置换成本甚至下降了20%,直接点燃了消费者的置换热情,推动置换需求呈爆发式释放。
在政策组合拳中,以旧换新与新能源汽车普惠政策形成了高效协同。在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充电设施 “县县通” 工程等政策基础上,以旧换新补贴进一步向新能源车型倾斜,这一叠加效应在市场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一举升至53.3%,而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更是高达75.4%。
与此同时,政策对淘汰高排放车辆的鼓励,也成为推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 106 万辆,同比激增75.2%,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在欧洲、东南亚市场的门店数量同比增长超40%,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正以技术、价格、服务多重优势加速 “出海”,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行业分析普遍认为,当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已完成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的关键转折。数据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上半年增换购占比达到68%,其中二次及以上换购用户占比提升至 39%,这一变化标志着汽车消费的重心已从首次购车的 “有无” 需求,全面转向品质升级的 “好坏” 追求。这种转变带来了三个显著的市场变化。
一是购车预算的明显上移。1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到42%,较去年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地区,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的换购占比甚至超过 50%,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品质、高配置车型支付溢价。
二是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与技术导向。智能驾驶、长续航、快充技术等技术配置,已取代单纯的 “代步功能”,成为换购决策的核心因素,消费者对汽车的定义正从 “交通工具” 转向 “移动智能空间”。
三是区域市场的均衡发展态势。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的置换率同比提升15%,在四川、湖北等地的县域市场,新能源汽车置换量甚至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与一线城市的置换率差距持续缩小,这意味着汽车消费升级的红利正在向更广阔的下沉市场渗透。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正是政策引导与企业竞争力提升形成 “合力” 的最佳证明。从细分市场数据来看,自主品牌在10-20万元价格带的新能源车型市场中占据超 70% 的份额,而这一价格区间恰好是当前换购用户的主流选择。这样的市场表现绝非单纯依赖政策红利,而是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领域长期深耕的结果 —— 这些持续投入形成的产品竞争力,才是自主品牌赢得市场的根本底气。
政策成效显著但挑战犹存
产业升级仍需攻坚克难
以旧换新行动的市场效果立竿见影,但深入分析汽车产业的运行数据可以发现,行业仍面临着多重深层次挑战,需要警惕和破解。
行业人士认为,从盈利层面看,行业4.3%的利润率水平与亮眼的销量增长形成对比,这意味着销量的扩张尚未有效转化为盈利的同步增长。同时,智能驾驶算法研发、电池安全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投入持续加码,部分头部车企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 30%,双重因素叠加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更值得关注的是二手车流通体系与新车置换的衔接问题,这一 “堵点” 直接影响了以旧换新的整体效率。同时,二手车流通环节也存在手续繁琐、跨区域交易限制等问题。
从市场联动层面看,新车价格战的外溢效应正在对二手车市场造成冲击。上半年二手车均价同比下降3.2%,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此外,政策执行中的细节问题也有待优化。
展望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深化将为产业注入新的增长动能。第三批以旧换新专项资金将于 7 月正式到位,加上地方政府推出的 “省级补贴 + 市级配套” 双重支持,预计将在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到来前,形成新一轮汽车消费热潮。
与此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决定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例如,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推动汽车产品向 “移动智能终端” 转型;传统车企则加速出海,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建设本土化供应链。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不单只是激发短期市场活力的举动,更是推动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 “长期战略”。随着政策从单纯的补贴驱动逐步向机制建设转变,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步形成存量更新与增量扩张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提供可借鉴的 “中国方案”。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