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虽然巴菲特即将退出“江湖”,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传奇故事仍将在江湖上流传,而从纺织厂到全球巨头,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投资帝国仍将继续书写历史。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前段时间,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行。有着“股神”之称,94岁的巴菲特携63岁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以及保险业务负责人阿吉特·贾恩一同亮相。
在一如既往地进行了一场幽默风趣而又充满智慧的演讲后,在股东大会最后,巴菲特抛出了一则重磅消息——他计划在年底退休,并提名现任副董事长阿贝尔在年底接棒成为CEO,这也意味着,巴菲特将结束其在伯克希尔长达六十年的领导生涯。巴菲特表示,董事会成员中唯一知道此事的只有他的两个孩子霍华德·巴菲特和苏茜·巴菲特。
这一决定令现场股东深感意外,但他们仍起立鼓掌长达1分钟。而巴菲特在这个略显伤感的时刻幽默回应道,“你们喝口可乐,冷静下来好吗?谢谢你们。”
将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厂,打造成了一家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业务范围涵盖从Geico保险公司到BNSF铁路等众多领域,同时凭着独到的投资眼光在市场里叱咤风云,成为众人心目中的“股神”,巴菲特传奇的经历一直被人们所称道。随着巴菲特正式宣布退休,是否意味着一代商业传奇的谢幕钟声敲响?
“最后一课”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虽然已经94岁高龄,但巴菲特仍然显得神采奕奕,对包括现金储备,全球资产配置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回答,同时还给年轻人提出了人生建议。
今年股东大会的第一个问题,巴菲特回应了他对于美国贸易政策的看法。巴菲特表示:“贸易不应该成为武器。贸易越多越好。我们应该寻求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贸易。”“如果世界其他国家越繁荣,就不会以牺牲我们的利益为代价,我们也会变得越繁荣,而且更加安全,各位的子女未来也会有这种感觉”。他又指,“如果全球有75亿人不太喜欢你,但有3亿人以某种方式自鸣得意,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在谈及投资相关时,巴菲特表示,好的机会不会每一天都出现。不正确或不正当的投资,反而会损害投资人的利益。同时,巴菲特认为,以房地产和股票进行对比,房地产投资比股票投资更耗时,吸引力更低,也更艰苦。对于当前火热的AI,巴菲特表示,AI将会成为一夜改变游戏规则的工具,我们要改变做事的方式评估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价。我们还没有投入很多精力来追求AI这件事情。我认为我们要做好准备,只要有这个机会,马上就会跳入,开始进行投资。在AI方面,我想应该让阿吉特做选择,将来是阿吉特的时刻到了,这我可不是在开玩笑。
巴菲特还建言年轻人,不要期待你每次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尽量跟有智慧的人在一起,向他们学习。巴菲特称,如果能够找到他们,就要珍惜他们。如果找不到,也没关系,继续做想要做的事情。不要去放弃,继续努力,最终会找到一些愿意跟你做有意义事情的人。而在回答一位年轻投资者关于其长寿秘诀的问题时,巴菲特说,找到一种充实和快乐的方法有助于人们长寿。巴菲特说:“我认为,一个内心充实快乐的人,会比那些终其一生都在做自己并不真正认同之事的人活得更长久。”
巴菲特还特别提到了苹果CEO库克,巴菲特表示,在苹果最新财报发布后,自己听了库克的电话会议,这是他听过的唯一上市公司财报电话会。一直以来,苹果都是巴菲特的“爱股”,巴菲特对此打趣道:“说来有点难为情,库克为伯克希尔赚的钱,比我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赚的还多。”巴菲特打趣道,功劳应该归他所有。巴菲特强调,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选择库克作为继任者“确实做出了正确决定”。“我与乔布斯有过短暂交集。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离开之后,库克做得非常棒。虽然没有任何人能够像乔布斯一样,但库克在苹果取得了非常大的建树。”对此,库克回应道:“巴菲特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智慧启发了无数人,包括我在内。能认识他,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现在伯克希尔由阿贝尔接棒,相信公司在他手中将继续稳步前行。”
对于自己的退休决定,巴菲特表示,阿贝尔成为公司行政总裁的时机已经到来,并补充指他仍会留在公司提供帮手,“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仍然有用”,但“最终决定权”将交予阿贝尔。巴菲特还表示,他无意出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任何股份,最终会把它们捐出去。
资料显示,格雷格·阿贝尔出生于加拿大埃德蒙顿,1984年从阿尔伯塔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开启了职业生涯。199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了中美能源公司,格雷格·阿贝尔当时担任该公司的总裁,也随着收购加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8年,阿贝尔晋升为中美能源的CEO,该公司后来更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凭借卓越管理能力与非凡的战略目光,阿贝尔很快获得了巴菲特的欣赏,2013年,巴菲特曾表示:“阿贝尔打来电话时,我总是会抽出时间,因为他能给我带来很棒的想法,他的思维和商业方法真的很有创新性。”2018年,阿贝尔被巴菲特提拔担任伯克希尔董事会成员,并被任命为伯克希尔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负责监管公用事业、铁路、零售等领域的60余家子公司。2021年,一句“如果巴菲特今晚出事,明天早晨阿贝尔就会接任”,其接班人身份首次曝光。
巴菲特高度评价了阿贝尔的能力,他的管理风格比自己更为积极主动,也更适合如今庞大的伯克希尔集团:“格雷格的工作态度远比我投入得多,效果也更好。说实话,我过去不太想做太多管理上的工作,但伯克希尔本身就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让我能够‘偷懒’。”阿贝尔表示,会坚守巴菲特一贯的价值投资理念:“伯克希尔60年来的投资哲学和资本分配方式不会改变,我们会继续坚持这一模式。”
传奇一生
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企业,到如今的全球闻名的超级企业,在巴菲特和他的最佳搭档芒格的领导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历称得上传奇,其股价从1965年的20美元,上涨到现在的75万美元,市值达到1.08万亿美元。在时间维度上,巴菲特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和投资、管理策略,成功度过数次经济危机,实现巨额财富积累,据《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巴菲特以近1660亿美元身家位居第五,其名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成为了无数投资人的信条。
商业的基因从很早就在巴菲特身上显现,继承了巴菲特家族传统以及双亲天赋的他从6岁就开始骑车在社区送报纸,赚取第一桶金。凭借送报时搭售口香糖等小商品,租赁弹球机,售卖二手高尔夫球等,买下农场等小生意,巴菲特在16岁中学毕业时,已拥有6000美元的财富,累相当于现在的5.3万美元。
19岁时,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商业院被拒,他已经读完了著名投资专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名单上,发现格雷厄姆的名字,于是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属于他的传奇投资人生正式开启。
1956年,26岁的巴菲特成立了自己的巴菲特合伙企业,开始了投资生涯。创业初期,巴菲特专注于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并耐心等待其价值释放。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毒辣得很——1957年至1968年,短短十几年时间,他的合伙企业年化回报率达到了31.6%,这个数字远高于同期道琼斯指数的9.1%。
1962年,巴菲特盯上了一家名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公司,这家老牌企业当时正陷入经营困境,是典型的“烟蒂股”,即那些实际价值高于市场估计价值的上市公司股票,其特点是股价低廉但潜在升值空间较大。巴菲特计划在股价回升后卖出获利,不过,纺织行业的持续衰退让巴菲特的如意算盘落空。后来巴菲特回忆,这次买纺织厂的决定是他的一个大失误。
不过,巴菲特很快调整思路,将伯克希尔转型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这便是后来的商业帝国的开始。1970年至1974年,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美国股市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此时的巴菲特并没恐慌,反而逢低布局,用低于平常的价格买到了很多便宜的资产,最终获得了超过75%的回报率。巴菲特认为:不要低估市场的疯狂,高估值持续的时间可能很漫长,等待市场恢复理性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其间要淡定,有耐心,因为可能要等上几年。而在其后的80年代经济复苏期间,巴菲特先后在消费行业喜诗糖果和可口可乐的2笔关键性投资,让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1999年,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华尔街兴致盎然地吹捧科技股,然而巴菲特和芒格坚持不涉足不熟悉的领域,也因为没有买入火热上涨的科技公司,“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但我不会买英特尔和微软的股票。因为当我分析微软和英特尔股票时,我不知道10年后这两家公司会是什么样子。”彼时,《时代》周刊更是在封面嘲讽巴菲特:“沃伦,究竟哪儿出了问题?”。不过,质疑声并未持续多久,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网络和高科技股票价格迅速跳水,相关企业和市场一地鸡毛,而曾经饱受批评和嘲笑的巴菲特却毫发无损。
除了同时兼具科技和消费属性的苹果,多年来,巴菲特偏爱消费股、金融股和能源股,而事实也证明,这些公司也为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收益。巴菲特一直认为,投资者要对投资目标和策略保持冷静和客观的判断,理性和长期的投资策略更有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
对于巴菲特的成功,好搭档芒格总结过原因:巴菲特是学习机器。“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你们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我边阅读边思考。”巴菲特曾经说:“因此,比起大多数商界人物,我的阅读和思考更多,作出的冲动决定就更少。”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虽然巴菲特即将退出“江湖”,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传奇故事仍将在江湖上流传,而从纺织厂到全球巨头,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投资帝国仍将继续书写历史。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