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内文页
内文页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观点个评 正文

从填补空间到定义生态 “好房子”如何重构家电价值链

字号:TT 2025-03-13 09:10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家电网-HEA.CN报道: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家电产业的底层逻辑将被彻底改写——当空间从被动容器进化为主动服务体,制造业的价值评估体系、商业模式架构乃至技术伦理边界都将被重新定义。

随着房地产居住属性的回归,我国房地产的政策也出现了重大转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好房子”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

而在此之前,地方政府也针对新房地产项目的容积率提出了新的规则。广州市在2023年开始实施《广州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办法》,其中第六条对住宅套内半开敞空间的计容比例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不超过套内建筑面积的15%放宽至20%。此外,还允许设置一个满足连续开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观阳台,且不限制其进深。

家电网主编李韬认为,在住建部"好房子"建设标准与地方容积率政策双重驱动下,中国家电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住宅空间设计规则的突破性调整,不仅重构了家电产品的技术参数与功能定位,更催生出智能互联、绿色协同的产业新生态。

重构家电技术路线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表示强调,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他表示,通过调研了解到,“好房子”有几个“度”,大家特别关注,比如房间的高度、温度、湿度、净度、亮度,还有采光度。近期,住建部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的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把住宅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

在推进建设“好房子”的措施方面,倪虹还表示,“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两者可以相互成就。一方面,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着力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返味等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全屋智能。住在“好房子”里,灯光可以自动感应,窗帘可以语音控制,温度、湿度可以智能调节,人的健康可以实时监测,甚至冰箱里肉、蛋、奶少了,也会温馨提示,就像有了一个贴心的“管家”。

政策传导呈现显著的空间价值释放效应。住宅层高提升使得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获得更充裕的安装空间。广州容积率新规下,阳台功能的复合化开发催生出海尔阳台生态系统解决方案,将洗衣机、烘干机、水处理设备集成于阳台空间内,成为精装房标准配置。

从“填补空间”转向“定义空间”

中国家电产业正经历从“填补空间”到“定义空间”的深层变革,这一转型不仅重塑了产品与建筑的关系,更重构了制造业的价值逻辑。在供需关系倒逼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家电企业正从被动适配物理空间转向主动构建智能生态,推动居住空间从功能容器进化为服务载体‌。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渗透使家电脱离单一功能属性,成为空间智能系统的神经节点。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设备与建筑的原子级融合,毫米级安装精度要求倒逼建筑行业重构设计标准,住宅开发逻辑从“为家电预留空间”转向“以家电定义空间”‌。环境感知系统的分布式部署让空间具备自主决策能力,温控、照明等系统通过机器学习预判用户需求,居住效率随智能渗透率提升呈指数级增长。

传统家电与房地产的线性产业链正被空间服务生态的网状结构取代。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家电数字孪生体的融合,使产品研发前置至建筑设计阶段,开发商与家电企业共建空间数字底座,推动住宅交付从毛坯房向“预嵌入智能体”进化‌。

此外,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彻底改变市场规则,需求主导权从厂商转向用户。过去企业通过价格战与新品迭代即可掌控市场,如今用户偏好直接决定产品定义权‌。这种转变迫使企业从“生产-销售”模式转向“需求-服务”模式,价格竞争让位于场景化价值创造。

行业竞争焦点正从硬件创新转向空间操作系统(Space OS)的生态构建。这个连接设备、数据与服务的数字中枢,将成为定义空间智能的核心基础设施。主流企业围绕边缘计算、开放平台、垂直场景展开差异化布局,胜出者将掌握未来十年空间经济的规则制定权‌。

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家电产业的底层逻辑将被彻底改写——当空间从被动容器进化为主动服务体,制造业的价值评估体系、商业模式架构乃至技术伦理边界都将被重新定义。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

万和1026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