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有企业人士说,“中国制造”已经被房地产泡沫、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难题重重包围,只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突出重围、谋求生存发展的机会。
“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体系靠什么?格兰仕的回答是 “靠人,靠产业工人。”格兰仕于今年7 月在中国家电业率先启动 “全员技工化”战略工程,也是中山制造业“全员技工化”唯一试点项目。经过近3个月的实施,首批获得4级、5 级技工资格认证的产业工人已超过20000人,占格兰仕产业工人总人数近50%。在9月28 日召开的格兰仕35 周年厂庆总结大会上,200多名优秀产业技术工人获得表彰,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还亲自为格兰仕“十大榜样技工”颁发特别嘉奖。这意味着,新生代产业技术工人正在走向格兰仕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
有企业人士说,“中国制造”已经被房地产泡沫、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难题重重包围,只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突出重围、谋求生存发展的机会。
●试点
格兰仕在家电业率先推行“全员技工化”
“这完全是市场逼出来的办法!”格兰仕有关负责人称,企业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工人的技术水平却跟不上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很难招到足够的工人,迫使企业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而根据格兰仕的设想,未来三至五年时间内,通过“产业技工培训中心”的培养,格兰仕所有产业工人都将拥有技术等级认证,实现“全员技工化”。
9月份已经是空调生产淡季,但记者在格兰仕的空调总装流水线上看到,工人们仍在忙碌地装配着,焊枪喷射出来的火焰让车间更加热火朝天。或许是技能等级考核带来的身份变化,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这些曾经被称作“农民工”的产业工人,正陆续成为等级不同的“技工”,即使是看上去最简单的装配螺钉的岗位,也必须要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认证。
“这完全是市场逼出来的办法!”格兰仕集团总裁助理陆骥烈对记者坦言,企业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工人的技术水平却跟不上要求,以前压缩机生产线一台机器需要3名工人操作,现在需要1名工人操作三台机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也很难招到足够的工人,迫使我们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据介绍,目前格兰仕有员工4万多人,其中中山工厂有近3万人,佛山顺德工厂有1万多人。今年1月,格兰仕空调压缩机二期工程在中山工厂正式投产,该二期工程不仅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升级,还新增一条压缩机生产线,新增生产线全部配置了产自德国等国家的进口设备。于是企业很快遇到了严重的用工问题,不仅原有技工人数不够,而且不少技工技能水平也达不到新设备要求,迫使企业想办法提高工人劳动技能。
目前,格兰仕推行包括装配、螺钉、混料、喷粉、碎料等操作类,车工、电工、焊工、打磨工、机修工等技术类,面向产业工人全面推行共计近50个工种五个等级技能认证,员工的技能等级与工资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岗位技能等级越高,享受的岗位工资、技术津贴越高,同时享有晋升优先的待遇,一级技工相当于高级工程师,月收入最高可达近万元。
为配套员工技能等级认证标准的推进,格兰仕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起系统的培训培养机制。新入职员工全部接受规范的岗前培训,正式员工可以结合个人发展需求,免费参加一系列的技能培训。格兰仕一方面在公司内部调动一大批技术骨干组成内部导师团,一方面积极与地方政府、专业技术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充分整合企业内外部的师资力量。
9月中旬,格兰仕集团联合中山市人社局、中山技师学院,免费开办中级技能培训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开班培训,开设小家电装配、空调装配、数控车床等专业,为有志提高业务素质的员工提供了免费培训课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格兰仕的产业技术工人等级认证考核相当严格,内容包括笔试、操作、现场提问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均有一个评定小组进行考核,评定小组由技术、工艺、管理三个部门分别派出一人组成。操作考核实际工作能力,而笔试和提问则更偏重于员工对企业质量管理、操作安全等问题是否熟悉。“考不过就让他下次重新考,这没有任何人情可讲,我们不可能让个别人影响全公司人的饭碗。”格兰仕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如是说。
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表示,未来三至五年时间内,通过 “格兰仕产业技工培训中心”的培养,所有的格兰仕产业工人都将拥有技术等级认证,实现“全员技工化”。
●成效
实施3个月工人技能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截至9月底,格兰仕已经通过4级、5级的等级认证考核的工人超过20000人。而新一轮的考核认证也在加速推进,包括更高级的如3级技术工人认证和全新一期的5级技术工人认证。而从实施 “全员技工化”近3个月来看,效果比预期目标还要好,工人的操作技能和整体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改变。
如今,格兰仕的“全员技工化”已经实施近3个月,其成效究竟如何呢?
在空调压缩机车间工作的广西梧州滕县籍小伙子陈洁星告诉记者,他刚考过5级技工,每月工资比以前多300元。“自从实施‘全员技工化’之后,大家都感到有压力了,都在拼命学技能练手艺,车间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个个都想考个更高的技工等级。”
今年28岁的茂名电白籍小伙子蓝志儿,目前任空调机加工车间电工主管。2005年4月,他从茂名第二技工学校毕业,当时格兰仕到该校招工,他就随40多名同学一起加入格兰仕,在空调压缩机车间从曲轴线磷化机操作工做起,一年之后被提升为维修电工。在格兰仕的培养和自我努力下,他已成长为一名专业过硬的电工人才,通过了国家轻工业家用电器维修工高级技师考核。
蓝志儿告诉记者,因为有在技工学校学过的理论基础,他在生产实践中比那些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新员工更容易上手。“这次全员技工化我也参加了专业培训,已经在8月底通过了格兰仕4级技工资格的考试,基本工资增加了几百元,目前正在加强学习,准备明年考3级技工资格。”
湖南长沙籍小伙子张海波对 “全员技工化”有很多感触。2005年,他从湖南湘潭大学模具制造设计专业毕业即加入格兰仕,在微波炉公司磁控管制造车间从一线操作员工做起。身为一名大学生,他却感到自己的动手能力远不如熟练工人,于是他拼命向老师傅学习,并主动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第二年被领导提拔为机修技术员。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他的维修技能有所提高,对一般设备的常见故障能迅速修复。但是,随着企业的机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生产实践的要求,他很渴望自己能得到充电培训的机会。
格兰仕推行“全员技工化”,让他如愿以偿。从7月份以来,公司先后五次组织企业里的资深工程师、资深技工等骨干,给员工们授课培训,每次培训授课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在导师手把手的培训帮助下,他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技能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在8月底通过了格兰仕4级技工的认证考试。“考试内容以设备维修技能为主,每条考题都不容易,幸亏我临场发挥不错,最终还是过了关。”
格兰仕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9月底,已经通过4级、5级的等级认证考核的工人超过20000人。而新一轮的考核认证也在加速推进,包括更高级的等级如3级技术工人认证和全新一期的5级技术工人认证。
陆骥烈坦言,从实施“全员技工化”近3个月来看,效果比预期目标还要好。“全员技工化”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包括引进培训导师、考核认证等培训资金,表面上看是在增加企业的短期成本,实质上让企业摆脱了对“人海战术”依赖,长期效益非常明显。格兰仕在实行产业工人技工化前后,工人的操作技能和整体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改变。以电机生产线的入线工序为例,以前是一个工人守一台机器,但现在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看守操作多台机器,原来一条生产线需要50多人,现在仅需要20多人。
“全员技工化”已经激发起格兰仕员工的主动学习激情,企业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产业工人的实操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格兰仕空调外机车间工艺员刘永亮告诉记者,如今格兰仕空调已经以生产变频空调为主,由于80%以上的空调零部件是格兰仕自己加工生产,使产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获得很大的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目前虽然已经是空调生产淡季,但格兰仕空调淡季不淡,基本上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
●启示
全员技工化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基础
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认为,在所有经营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产业工人技工化是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核心基础和保障。格兰仕把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落到最基础元素——“人”的身上,旨在建立中国产业工人的成长路径,让中国产业技术工人成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格兰仕“十大榜样技工”之一的格兰仕微波炉车间设备主管廖胜军,是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中专生,曾在几个企业工作过,2001年加入格兰仕,从普通操作工成长为车间设备主管,他领导的团队实施多个精益生产方案,多次夺得格兰仕和地方政府组织评比的精益整改项目大奖,被公司同事称为“小诸葛”。“从我工作过的几个企业来看,格兰仕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舍得下本钱培训员工。大多数新招进来的年轻员工对机械设备一窍不通,企业需要组织多次培训才能让他们逐渐上手,很多年轻员工就是这样从一张白纸慢慢成长起来的。”
格兰仕为何舍得下本钱培训员工?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道出了他的“秘诀”。他认为,在所有经营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产业工人技工化是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核心基础和保障。格兰仕把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落到最基础元素——“人”的身上,旨在建立中国产业工人的成长路径,让中国产业技术工人成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陆骥烈对记者说,德国产品为什么在全世界是“耐用”的代名词?那是因为德国有高水平的技工,德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很高,所以欧债危机对德国的冲击影响并不大。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仍远远达不到与日本、韩国企业相同的层次,更不用说与欧美国家相比,而且中国房地产泡沫抽干了制造业的资本血液,劳动力人口数量也在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试问中国制造业靠什么转型升级?拿什么优势跟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如果再不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少企业将很快因为失去市场竞争力而亏损倒闭。”
他认为,中国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在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配套、硬件基础设施配套还未成熟的今后几年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把竞争力优势维持下来,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赢得几年过渡时间。
“中国今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须有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支撑,中国制造的产品停留在低端层次,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足够的技术工人造成的。目前大多数制造业的产业工人技能档次都非常低,而农民工要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起码需要3至5年的培训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而存活下来,进而获得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渡时间的生死存亡问题,更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经过这道坎的重大战略问题。政府必须下大力抓这件事。”梁昭贤对这个问题有很深刻的认识。
据了解,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2年11月20日发布了 《印发中山市职业培训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确定把“广东(中山)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唯一职业培训试点单位。中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中山市的产业工人都将推行 “全员技工化”,以此提升中山传统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
中山市技师学院培训中心主任高迅告诉记者,试点工作由市人社局组织,市技师学院、格兰仕集团联合承办,建立起校企双制合作的模式。学校派老师进入厂区培训员工,企业也选派技术骨干到学校给学生上课。
“准确地说,整个培训还是格兰仕企业内部为主导,培训经费、场地都是企业自行负责,由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来展开岗位培训,从而使员工技能获得提升,然后由中山市技师学院派出老师对员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引导员工参加国家人社部的职业资格体系考核,只要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就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国家统一职业资格证书。”
“员工技能提高了,也就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员工个人的工资收入也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增加,地方政府还对获得职业资格的员工发放相关补贴。”据介绍,今年8月20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中山市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对用于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等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G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