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与国内厂商的积极拓展相比,日系品牌的节节败退显得格外颓靡。近年来日系彩电已经由逐渐从中国市场撤离,变为全球范围内撤离。日系彩电厂商不断撤离,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在其中充当“接盘侠”。
近年来,电视行业受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形势严峻,新的互联网彩电品牌大量涌入让行业竞争更为惨烈。2015年的电视行业,无疑是血腥味最浓的地方,而在2016年年初,这个裹挟着资本铜臭味的战场已经被推向血腥高潮。
65吋4999元,海外市场这样能行吗?
最近,摊上“事“的乐视似乎不怎么怕事,于12日宣布推出新款生态电视65吋超级电视X65,定价仅4999元。根据官方介绍,此款电视成本为 5428.67 元,乐视此次采用低于量产成本定价,通过生态补贴硬件每台补贴近 430 元,引领电视行业步入硬件负利时代,新年伊始,就在国内彩电市场投下重磅炸弹。
国内彩电市场的低迷,促使中国彩电企业只能抓紧时机“走出去”。2015年,不论是TCL、海信还是创维,都重点强调了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海外业绩。针对注重品牌的海外市场,显然一味低价促销不是一个“good idea”。
相对于互联网品牌的概念推广和低价策略, TCL、海信、长虹等中国老牌彩电巨头更看重自主品牌的推广。多年来在海外以性价比打拼的TCL在此次CES上推出了高端子品类QUHD及其旗舰产品X1,力图全面完善自身产品线,形成立体的产品布局,通过组合拳的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日企无福消受,中国“接盘侠”上手
与国内厂商的积极拓展相比,日系品牌的节节败退显得格外颓靡。近年来日系彩电已经由逐渐从中国市场撤离,变为全球范围内撤离。日系彩电厂商不断撤离,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在其中充当“接盘侠”。
业内观察家指出,随着日系逐渐撤离,中国彩电企业经过近20年的国际化发展,已经走过了业务出货和产品出海,现阶段已经全面步入品牌出海阶段。
目前,中国彩电企业的海外收购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收购海外工厂,品牌之外获得运营、渠道等资源;二是购买使用权,在当地市场先将品牌做到一定规模,然后慢慢起步自有品牌。
2014年TCL多媒体斥资约1.2亿港元,收购松下旗下三洋电机位于墨西哥液晶电视工厂运营公司SMSA的90%股权,接替三洋电机为美国沃尔玛公司生产三洋品牌电视机;2015年,海信以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并获得夏普电视在美洲地区(巴西除外)的品牌使用权;创维先后收购了德国高端家电品牌Metz和印尼东芝TJP工厂。
占领海外市场,得看谁技高一筹
事实上,对于中国彩电企业的海外扩张,最重要的是各企业的核心储备技术。随着中国彩电企业在技术层面不断优化,拥有与世界巨头一较高下的电视技术储备,中国企业挑战日韩,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已不是空谈。
如今全球彩电行业,中国企业已经由跟风者逐渐变成执牛耳者。此次CES上,国产彩电厂商在技术上的创新值得肯定,表现也可圈可点。本届CES展彩电行业大体分为量子电视与OLED两大阵营,两大阵营均出现了国内企业的身影,带来了许多惊艳的产品,所有企业都期待用新技术打开欧美市场的大门。
展会上,量子电视成为最有潜力的受关注对象。业内人士认为,在OLED电视尚未大规模推向市场、液晶技术又亟待升级的“空窗期”,或许会成为量子电视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最佳契机。相比于普通液晶电视,量子电视在色彩还原率、色域覆盖率等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甚至被誉为最有可能与OLED竞争的显示技术。
TCL多媒体副总裁王汝林表示,作为承载量子技术落地的最新成果,TCL QUHD由量子显示材料、量子画质处理引擎及多维度综合画质提升技术构成,三维一体,以顶级专利科技成就了全球量子技术实用化落地的巅峰之作。
据了解,QUHD采用潜力巨大的量子材料,一举实现了显示技术从OLED、ULED等微米级到QUHD纳米级的量级突破,不仅带来了更纯净的光源,而且色彩控制更精细。据悉,量子显示材料打破了传统CRT、LED电视的显示技术瓶颈,在色纯、色域、色准、寿命等维度开启了显示技术的新境界,给全球电视显示技术未来带来无限想象。可以说,在核心关键指标上,QUHD已将现有显示技术优势逐个击破。
不论是TCL的QUHD量子电视、海信的ULED电视、还是创维的OLED有机电视,都可以看出中国彩电企业更加注重前端技术,为各自不同派别的技术站台。从产品线上来看,从高端到性价比产品,各家的布局更加完善,产品也更立体化。有专家指出,屏幕是电视的核心部分,未来国内彩电制造业还要继续通过深耕核心屏显技术来提高消费者的观看需求。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Y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