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随着人工智能在代码编写、程序运行甚至外观层面的发展越发完善,人们开始担心工作效率更高的它们将削减人类工作机会。
【家电网 HEA.CN 2017年6月3日原创】上周,柯洁与人工智能AlphaGo之间的围棋较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虽然最终柯洁不敌其“对手”,但坊间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却并没有随着比赛落下帷幕而终止。
自人工智能问世之初,其未来是否将取代人类的讨论一直甚嚣尘上,从未停歇。鉴于比赛中AlphaGo的表现几乎可以用“压倒性”来形容,有部分群众在敬佩之余同样对人工智能产生了一丝恐惧心理,人工智能今后是否有取代人类的可能性?
随着人工智能在代码编写、程序运行甚至外观层面的发展越发完善,人们开始担心工作效率更高的它们将削减人类工作机会。
文章写作一向被看作是具备情感交流人类的专属,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领域是讲究程序与逻辑人工智能的禁地。从去年里约奥运会开始,《华盛顿邮报》已经使用了撰稿机器人Heliograf进行新闻写作,其成文质量也相当接近人类记者的水准;美联社更是从2014年起,就通过与一家提供自动化写作服务的企业Automated Insights合作,采用人工智能“写”出以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财经新闻。
在国内,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不仅发表了第一部全原创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还在去年12月“入职”《钱江晚报》成为特约记者,并联手报社刊发了17篇专栏文章。有消息称,本月小冰还将继新闻主播、电视台选角导演、频道智能主播之后,再次实现职业转换,成为一名财经新闻评论员。
在服务业,由于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有部分企业出于减少人力成本的考虑,用人工智能替换了传统人工客服。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亚马逊云服务部门AWS开发出了一套云端软件,以此作为技术加持下的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便可以接听用户电话或者以文字形式回复顾客问题;在2013年,IBM也同样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户服务领域做出了尝试,试图让其机器人Watson接听电话。
去年年初,美国第四大通信运营商 Sprint,用可以提供咨询App替换掉了旗下2500名电话接线客服人员。据雇主点评网站Glassdoor提供的数据显示,该职位人员时薪为12-13美元,若以每天工作7小时、每小时12美元来计算,企业每月必须支付给2500名客服人员就达到了21万美元,一年下来,这个数字便可以达到252万美元。
相比从前,现在有更多领域成为人工智能可以“涉足”的场所,这更使得许多人对于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抢”走他们的饭碗深信不疑。而这种替换不仅发生在以劳动力简单重复的职业领域中,在看似需要更多职业技能与专业分析的白领岗位中也同样无法避免。
在今年1月,日本富国生命保险公司便用“IBM Watson Explorer”替换了34名保险理赔人员的工作岗位,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也裁撤了30多名分析师与基金经理,改用人工智能选购股票。
虽然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参与人类工作能够极大提升效率与减少企业支出,但是仍有专业人士对“人类被替代”的趋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初,比尔•盖茨曾经公开表示:机器人应该交税。然而对于此观点坊间一直议论纷纷。
支持该观点的评论认为,一份可以被支付薪水的工作背后所蕴含的意义非同寻常。失去了工资工人便丧失了获取财富的最直接有力的途径,后续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状况。在经济基础坍塌的情况下,上层建筑也将变得摇摇欲坠,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意促进生产效率的举措,到头来给经济增长带去的却并非良性影响。而从机器人出征得的税收则可以用于补贴此类工作被替代人群的生活,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存所需。
反对的观点则认为,若向机器人征税,将抑制部分产业的全自动化进程,这其实是保护了一些生产力较为落后企业的利益,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苏摩尔斯(Lawrence Summers)更是认为,机器人税是一种“反科技进程的保护主义”。
然而,无论人们再怎么担心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将抢走群众赖以生存的工作岗位,当今社会已经比之前拥有更多可以替代传统人力工作的技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观点认为,有的工作可以交托给人工智能,但是必须掌握好其中的“尺度”。但这个尺度又在哪里呢?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