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今年前七个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为1189亿元,超过过去两年之和,北上资金流入明显提速。其中,北上资金流入又以深股通占据主导,深股通流入量占北上资金流入量的四分之三。
●自2014年底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实现互联互通启动以来,北上资金一直较为青睐大消费和非银金融。2016年底深港通开通后,北上资金在对大消费和非银金融热情不减的同时,对电子行业也极为青睐。以深港通开通为分界点,之前北上资金偏好食品饮料,之后则偏好家电。
●在个股方面,北上资金尤其偏爱行业中市值最大的龙头股,比如北上资金重仓的个股贵州茅台(食品饮料)、海康威视(电子)、长江电力(公用事业)、海螺水泥(建材)等都是所在行业中市值最大的龙头股。
●从具体数据上看,北上资金配置最多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671亿元)、家电(408亿元)、非银金融(397亿元)、电子(332亿元)和医药生物(324亿元),这其中有三个都是大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生物)。由此可见北上资金对大消费行业的偏爱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配置最多的这五个行业也是目前北上资金明显超配的行业。
●在A股纳入MSCI的进程中,不仅纳入因子会逐渐提高,纳入股票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假设未来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100%,纳入标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风格开始出现分化,大市值的白马蓝筹股不断上涨,而以小市值成长股为主的创业板却在不断下跌。这与2013年至2015年期间小盘股占优的市场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以来,这种风格分化愈发明显,自年初至7月底,上证50指数上涨了15%,而创业板指下跌了12%。
我们认为,之所以今年市场风格偏向大市值的白马蓝筹股,是因为外资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加速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A股与全球的联系愈发紧密,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已经先后开通,今年A股又成功闯关MSCI。展望未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和全球市场联系的加强将是大势所趋,外资已经成为A股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甚至可能会对A股的市场结构和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此我们分析了今年外资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北上的情况,并着重从行业、个股、估值、盈利、交易等多个维度对北上资金截至7月末的最新持仓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行业维度看,北上资金偏爱以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生物为代表的大消费概念;从个股维度看,北上资金偏爱大市值的行业龙头股;从估值维度看,北上资金偏爱低PE的股票;从盈利维度看,北上资金偏爱高ROE的股票;从估值盈利匹配度看,北上资金偏爱高匹配的股票;而从交易维度来看,北上资金偏爱高流动性、高股息率的股票。
今年前七个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为1189亿元,超过过去两年之和,北上资金流入明显提速。其中,北上资金流入又以深股通占据主导,深股通流入量占北上资金流入量的四分之三。自2015年以后,互联互通机制的典型特点就是“南热北冷”,今年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南热北冷”变为“南热北温”。据统计,北上资金2015年和2016年累计净流入792亿元,而今年前七个月累计流入规模就已达1189亿元。从流入节奏方面看,2月份北上资金出现了一波冲高回落过程,5月份、6月份和7月份北上资金流入又再度提速。
今年北上资金流入以深股通占据主导
今年前七个月深股通累计净流入863亿元,而沪股通累计净流入仅为326亿元,深股通流入量占北上资金流入量的约四分之三。从目前情况分析,深股通占据主导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深股通是去年12月份才刚刚开通的,而沪港通是2014年底就已经开通了。经过三年时间的运作,市场对于沪港通有了更多的了解,而深港通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个新鲜事物,受到追捧当在情理之中。数据同时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为1189亿元,而南下资金规模为1588亿元,比北上资金多出34%。因此,整体来说,今年还是南下资金的热度更胜一筹。
家电和电子最受偏爱食品饮料吸引力下降
从北上资金流入行业角度看,今年前七个月家电和电子行业最受北上资金青睐,此前北上资金最为青睐的食品饮料热度有所下降。个股方面,今年北上资金主要流入的是深市股票,典型代表有电子行业中的海康威视、家电行业中的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食品饮料行业中的五粮液和医药生物行业中的云南白药等。
今年前七个月,北上资金主要流入了家电(208亿元)、电子(198亿元)、非银(119亿元)、食品饮料(91亿元)和医药生物(86亿元)等五个行业,家电和电子行业成为今年北上资金最为偏爱的两大行业,而此前北上资金最为青睐的食品饮料行业下滑到第四名。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官方公布的每日前十大活跃股净买入数据。
根据每日前十大活跃股净买入数据汇总,今年前七个月北上资金流入最多的个股分别是电子行业的海康威视(深市)、家电行业的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均为深市)、非银金融行业的方正证券和中国平安(均为沪市)、医药行业的云南白药(深市)、食品饮料行业的五粮液(深市)和伊利股份(沪市)。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今年北上资金主要流入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北上资金通过深股通流入量几乎是沪股通渠道的3倍。
自2014年底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实现互联互通以来,北上资金一直较为青睐大消费和非银金融。2016年底深港通开通后,北上资金在对大消费和非银金融热情不减的同时,对电子(主要是海康威视)也极为青睐。大消费板块一直是北上资金最为偏好的板块,但板块内行业偏好也有所变化,以深港通开通为分界点,之前北上资金尤为偏好食品饮料(主要是白酒股),之后则尤为偏好家电(主要是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
在行业方面,北上资金偏爱大消费,尤其是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除此之外,北上资金对非银金融和电子行业也比较偏好。个股方面,北上资金尤其偏爱行业中市值最大的龙头股,比如北上资金重仓的个股贵州茅台(食品饮料)、海康威视(电子)、长江电力(公用事业)、海螺水泥(建材)等都是所在行业中市值最大的龙头股。
从具体数据上看,北上资金配置最多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671亿元)、家电(408亿元)、非银金融(397亿元)、电子(332亿元)和医药生物(324亿元),这其中有三个都是大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生物)。由此可见北上资金对大消费行业的偏爱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配置最多的这五个行业也是目前北上资金明显超配的行业。北上资金对食品饮料行业的配置比例为18%,与A股行业市值占总市值比例相比超配了15%;家电配置比例为11%,超配了9%;电子配置比例为9%,超配了4%;医药生物配置比例为9%,超配了3%;非银配置比例为11%,超配了3%。
而在超配以上五个行业的同时,北上资金明显低配的行业有银行、采掘、化工、机械和房地产。北上资金对银行的配置比例为7%,低配了8%。
其实从绝对值来看,这个配置比例并不算低,但在A股和港股中,银行板块占比均较高;采掘配置比例为0.4%,低配了4%;化工配置比例为2%,低配了3.7%;机械配置比例为1.3%,低配了3.1%;房地产配置比例为1.4%,低配了3%。
对于多数行业来说,北上资金的择股方法非常简单——直接选择行业(或细分行业)中市值最大的股票。从北上资金配置的主要个股看,食品饮料行业中的贵州茅台市值占比超过一半;电子行业中的海康威视市值占比约七成;公用事业中的长江电力市值占比超过七成;建材中的海螺水泥市值占比约七成;休闲服务中的中国国旅市值占比超过七成,而上述这些个股都是所在行业中市值排名第一的股票。
对于部分行业,北上资金配置最多的如果不是该行业内市值最大的个股,那也往往是细分行业中市值最大的个股。北上资金在银行业中配置最多的是招商银行,招商银行虽然市值低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却是股份制银行中市值最大的。北上资金在交通运输行业中配置最多的是上海机场,上海机场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市值排名第8,但在二级子行业机场板块中,却是市值最大的。我们进一步统计了截至7月31日北上资金所持个股的市值分布区间,从中发现北上资金最为偏好市值为1000亿元以上的大盘股。
从估值方面看,北上资金偏好除银行股以外的低PE股票。而在盈利方面,北上资金明显偏好高ROE的股票。采用PB-ROE分析,我们发现北上资金重仓股的估值与盈利匹配度更高。从持股市值来看,我们分别统计了PE(TTM)和2017年动态市盈率下的估值分布区间,北上资金集中分布的PE(TTM)区间为10倍至40倍,PE(TTM)在40倍以下的市值占比约为86%,全市场这一比例则为73%。由此看来,北上资金更为青睐低估值公司。而根据2017年动态市盈率统计得到的结果也相类似,北上资金持有的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市值占比约为85%,全市场这一比例为72%。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北上资金的偏好并非估值越低越好,在PE小于10倍的这个区间,北上资金的持股市值占比明显低于全市场,原因在于PE低于10倍的主要是银行股,而北上资金在银行板块方面是低配。
北上资金偏好高ROE的股票
从持股市值来看,北上资金集中分布的ROE区间为15%至35%,而全市场股票市值集中分布的ROE区间为5%至15%,这种情况显示北上资金明显偏好高ROE的股票。
为此我们选取了北上资金持股市值在20亿元以上的30只个股,北上资金持有这30只个股的市值占北上资金持股总市值的比重约为70%。那么,如何考察股票的估值与盈利能力是否匹配呢?我们选取ROE作为盈利能力的观察指标,PB作为估值的观察指标,把ROE与PB做在一张散点图中,并用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去对这些点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直线的斜率(PB/ROE)越小,说明股票的估值与盈利越匹配。
与北上资金持仓市值在1亿元至20亿元区间的股票拟合所得的回归线相比,北上资金重仓的这30只股票拟合的回归线斜率(PB/ROE)更小,这说明在ROE相等的情况下,北上资金重仓股的PB估值更低,而且绝大多数重仓股都离回归线较近,显示北上资金偏好估值与盈利更为匹配的股票。
流动性特征:北上资金偏好高流动性股票
在流动性方面,北上资金偏好成交额较大的高流动性股票。从持股市值来看,在北上资金的持股中,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额在5亿元以上的股票市值占比约为48%,而从全市场角度看,这一比例仅为32%,这明显说明北上资金偏好高流动性的股票。
股息率特征:北上资金偏好股息率相对较高的股票
在股息率方面,北上资金偏好股息率相对较高的股票。从持股市值来看,北上资金集中分布的股息率区间为1%至4%,北上资金持股中股息率超过1%的股票市值占比约为74%,而全市场这一比例仅为55%,这说明北上资金配置的股票的股息率相对更高。
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测算,假设A股被纳入MSCI后,外资持股比例在10年内将提高5个百分点,预计新增北上资金规模约为3万亿元。根据A股在MSCI相关指数中的权重进行测算,未来5至10年,因A股被纳入MSCI额外新增的北上资金规模预计将达到2.7万亿元。
历史经验表明,被纳入MSCI后外资持股比例会不断提升,10年内大约会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A股目前总市值约为60万亿元,如果A股被纳入MSCI后外资持股比例在此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会有约3万亿元的境外资金流入。
在互联互通机制下,A股被纳入MSCI有助于北上资金继续流入。今年6月份,MSCI宣布A股被纳入MSCI。A股被纳入MSCI是以互联互通机制作为纳入的框架,而非之前考虑的QFII/QRFII通道。
短期来看,因A股被纳入MSCI额外新增的北上资金规模预计约为1000亿元,但考虑到实际因素,短期内新流入的资金量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个因素是在目前互联互通机制下,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过2000亿元,对A股感兴趣的境外基金已经买入了部分A股;另一个因素是跟踪MSCI指数的基金中包含了相当规模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主动型基金不一定非要按照MSCI相关指数的权重来按比例配置A股,可能高配也可能低配A股。不过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推算,长期来看,因A股被纳入MSCI额外新增的北上资金规模预计将达到2.7万亿元。
长期来看,A股纳入因子会从5%逐渐提高到100%,假设追踪基金规模不变,按照市场目前通常采用的测算方法测算出的长期新流入资金量约在1.5至2万亿元人民币。但这种估算方法只考虑了纳入因子的提高,而忽略了标的股票范围的扩大,因而低估了A股在有关指数中的权重。根据MSCI官方表述,在A股被纳入MSCI的进程中,不仅纳入因子会逐渐提高,纳入股票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假设未来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100%,纳入标的股票范围扩大、调整因子提高,调整后的市值将是此前的1.5倍,预计在这个过程中新流入的资金量将达到2.7万亿元人民币。最后,我们根据历史经验分析,预计A股完全纳入MSCI大约需要花5至10年时间。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
今日热点:
家电太“智能” 这届老年人有点难! 中金公司:家电板块估值将有望提升 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