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行业新闻 正文

“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电商法》明确系违法

字号:TT 2018-09-13 17:08 作者:张旭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家电网-HEA.CN报道:平台也可以对定价明显不合理的商家进行干预。比如,苹果App Store就禁止了一些定价机制存在问题的APP进入其应用商店,这是我国电商平台可以借鉴的。

8.02亿!这是中国网民2018年6月达到的规模,很多人都在网上买东西,却可能还不知道遭遇了“大数据杀熟”,被侵犯了哪些权益,也不知道该如何维权。

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

大数据杀熟有多普遍?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平台利用掌握的用户数据,提供给老客户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贵的行为。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滴滴、携程 、飞猪旅行以及淘票票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杀熟”的情况,涵盖了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购物、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

但是以上平台对此均予以否认。

有平台表示,价差可能由于日期、支付方式、供应商等的不同而导致;平台不允许价格歧视,价格不会因人、设备、手机系统不同而不同。

也有平台表示,一般新用户首次购买会有优惠,这属于促销行为,每个行业拉新时都可能会采用。

知乎页面截图知乎页面截图

这些回应似乎有理有据,但消费者并不这么认为。

目前知乎上“如何评价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浏览量已经超过600万,在该问题下面许多消费者表达了自己的遭遇。

甚至有网友晒出截图,叫网约车,同一段路程在小程序和APP端的差价一倍有余。

APP端和小程序价格对比微博截图APP端和小程序价格对比微博截图

还有网友在某电商平台发现,同一件商品非会员的小号有优惠券可领,而会员账号反而没有,如果不是朋友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大小号对比,很可能就被杀熟了。

应用市场的用户评论

应用市场的用户评论

同样发觉遭遇杀熟的还有郑玄(化名)。“以前一直用某平台买机票,但这次我们两个人同时对同一航班机票进行搜索,才发现女朋友的账号显示的价格比我的便宜20多块钱,如果不对比根本就发现不了。”

某在线订票平台价格界面对比截图某在线订票平台价格界面对比截图

上述平台客服回应说是机票价格存在波动,但郑玄和女朋友经过多次刷新,使用较多的账号始终比用得少的账号贵。

不只是在打车、买机票时,不少网友反映,在线视频买会员、在线买电影票等发现“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用户购买比新用户贵。

给回头客卖的更贵,凭什么?

在经济学上,“大数据杀熟”被称为价格歧视。

这里的“价格歧视”并不是认同或打击的含义,而是“把服务和产品,用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用户”的意思。

可能是利用了消费者在某一平台的消费惯性,也可能是看准了老顾客对价格没有新顾客那么敏感。总之,买同样的东西,消费者网购时可能不知道情况下就按更高价格的进行了交易,比别人多花了钱。

资料图:人民币。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资料图:人民币。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遇到过大数据杀熟。

现实中,还有很多用户可能还不知道已被大数据杀熟。

人们一般认为回头客会享受更优惠的价格,但实际大数据杀熟采用的是一人一价的方式,除非几个人一起购买,否则难以被发觉自己为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多花了钱。

所以,很多人发现多花钱之后感到上当受骗了。

大数据杀熟违法吗?

凭什么回头客反而多花钱?日前有微博网友就表示,将以大数据杀熟的名义起诉美团,本以为不会被受理,但法官说可以告。这让网友表示没想到。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律师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是以大数据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商家以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方法获利,属于价格欺诈。

平台根据大数据来杀熟,背后的技术来源是电商销售千人千面的技术,平台利用了老顾客的信任以及忠诚度而对其进行异价处理显然是明显的价格欺骗,属于违法行为。

大数据杀熟,暴露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信息的非对称以及价格的不透明。

大数据杀熟以后不可以了

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电子商务法》将为网购消费者提供“护身符”。

《电子商务法》第十八条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骆品亮教授对中新网记者说:

《电子商务法》的规定其实是要求商家把选择权和知情权还给消费者。

商家利用差别化定价来获取更高利润是合理的,但前提是不能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除了个性化定价,消费者有权了解不针对个人的公共选项是什么样的。

某外卖平台上不同账户价格对比,受访者供图某外卖平台上不同账户价格对比,受访者供图

也有网友质疑:如果我能看到通用的选项比给我定制的价格便宜,那谁还会选择贵的价格?商家怎么会有动力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呢?

对此骆品亮表示,按照《电子商务法》的规定,商家要想获取更高利润,就要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其喜好的产品,这既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也能倒逼商家提升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

“在享有知情权的前提下,消费者自愿选择商家定制的较高价格的服务或产品,并且认为其具有其他选项不可替代的价值。我给你的正好是你想要的,这就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资料图:用户在电脑前网购。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资料图:用户在电脑前网购。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如何避免被大数据杀熟?

骆品亮不久前在复旦MBA的一次公开课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多做新的尝试,避免形成消费惯性被商家利用,同时多搜集信息货比三家;

对于商户来讲则要定价透明,保障客户的知情权;

平台也可以对定价明显不合理的商家进行干预。比如,苹果App Store就禁止了一些定价机制存在问题的APP进入其应用商店,这是我国电商平台可以借鉴的。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