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旺盛的市场需求,还吸引传统烟草企业“入局”。国内一些地方的烟草公司已经成立新型烟草事业部,尝试进军电子烟市场。不断成长的电子烟供应链,服务的是爆发式增长的全球消费市场。
电子烟企业首先须要做的,是正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中国拥有的电子烟专利数占全球电子烟专利总量的87%。业内人士表示,在雾化型电子烟方面,中国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在加热烟草制品方面,中国还需努力打破欧美国家的专利技术壁垒。
从全球范围上看,电子烟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并引发资本的激烈角逐。不过,多变的监管政策和国际贸易形势,正在给电子烟产业发展增添诸多不确定性。
虽然中国电子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专家指出,要在电子烟产业和公众健康之间实现平衡,还需要我国政府、企业、学界等各方主体共同努力。
近几年,电子烟产业的“赛道”上,出现越来越多名企的身影。今年初,国内科技公司锤子科技宣布“入局”;一些投资机构,如IDG资本、源码资本、真格基金等,也不惜砸下重金。
“大咖”云集 ,电子烟创业风起云涌。在商业布局愈加密集的现实下,如何保障公共利益与公众健康?
在深圳,专攻电子烟产销的企业不在少数。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90%以上的电子烟产自深圳及周边。从“作坊式”生产到集团化运营,再到互联网创业、逐鹿资本市场,随着产业链条的逐渐成熟,电子烟产业发展迅速。
在电子烟技术研发方面,目前中国处在什么地位?
“截至2018年8月,全球电子烟专利数共25979件,中国拥有22825件,占了将近87.9%。”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介绍,在新型烟草制品当中,加热烟草制品的多项核心发明专利,目前被美国烟草巨头菲莫国际、英国烟草巨头英美烟草 持有;而目前占据市场主流的雾化型电子烟,其主要的、高质量的专利,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记者查询金融数据服务商Wind数据库和北京汉坤律师事务所研究报告发现,目前国内至少有12家涉足电子烟行业的上市和挂牌公司,包括7家A股上市公司、2家港股上市公司和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旺盛的市场需求,还吸引传统烟草企业“入局”。国内一些地方的烟草公司已经成立新型烟草事业部,尝试进军电子烟市场。
不断成长的电子烟供应链,服务的是爆发式增长的全球消费市场。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世界烟草发展报告》,2018年全球电子烟销售额约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较2010年增长十倍以上;2018年新型烟草制品(包含加热烟草制品和雾化型电子烟)的消费者估计已超过4000万人,至2022年,有望增长到6400万人。
对比全球超过5400亿美元的卷烟销售额,电子烟销量并不算大。但相比卷烟的逐年递减率,电子烟的增长率十分可观。
美国是全球电子烟最大的消费市场。2018年,美国电子烟销售额为56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其次是英国市场,销售额为24.3亿美元,同比增长36.6%。意大利、德国、法国等也是电子烟消费大国。
庞大的电子烟市场引发资本的激烈角逐。各大烟草巨头,如奥驰亚 、英美烟草公司、帝国品牌公司等,纷纷通过收购电子烟企业或研发新产品的形式涌入电子烟市场。此外,还不乏汽车、医药等行业品牌“跨界”入行的案例。
在资本鏖战的同时,全球各地多变的监管政策,则使得电子烟产业的不确定性加剧。
今年6月25日,美国旧金山市政府官员批准了一项法令,禁止销售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或其他未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设备,成为全美第一个封禁电子烟的城市。
加拿大、日本、巴西、印度……“电子烟禁售”的“政策乌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上空盘旋。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在2018年的调研,超过50%的中国企业因担心政策风险而放缓研发投入和发展步伐。
当前,国内电子烟行业都在等待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子烟企业首先须要做的,是正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
“现在电子烟行业从业者很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深圳某电子烟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国家有关标准和监管政策出来之前,我们呼吁同行做好自律,保证产品质量,不做虚假宣传,不向青少年推广、销售电子烟。”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徐晓新则指出,实现产业发展和公众健康的平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发挥作用,在年龄限制、广告促销、产品标准、风险警示等方面建立监管制度框架,提升执行能力;电子烟行业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界要加强对电子烟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界和教育界要携手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徐晓新表示,“这样,才能够共同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S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