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观点个评 正文

“雷董对赌”有悬念 到底谁的后劲更足?

字号:TT 2013-12-20 14:09 来源:人民邮电报

家电网-HEA.CN报道:小米是互联网企业的典型代表,并凭借互联网基因一再冲击传统制造业。短短3年间,从零起步,目前企业估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商 业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

在不久前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节目组导演特意安排了一幕即兴“游戏”,同为获奖者,雷军与董明珠当众设下10亿元的“赌局”。拥有23年历史的格力电器(31.61, -0.70, -2.17%)与成立仅3年的小米科技,5年之后谁能赚得更多、走得更远?

天价“赌局”

一个是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一个是格力集团董事长;一个是互联网科技企业掌门人,一个是传统工业企业领导者;一个是“手机王子”,一个是“空调玫瑰”。两家企业所代表的生产模式,对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来说,到底谁的后劲更足?

在现场,雷军表示,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看未来5年。“5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高于格力的话,董总(董明珠)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董明珠当仁不让地表示,第一,不可能;第二,要赌就赌10个亿。为什么有信心?因为格力有23年的基础,有科技创新研发的能力,而且保持了传统模式。

去年冬天,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对未来下了1亿元的“赌局”。来自电商行业和传统商业地产领域的两位“大佬”约定,到2020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50%,王健林将给马云1亿元。

当然,这样的“赌局”只是玩笑。不过,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显然是企业家们更为关注的。今年,马云也在现场,他不像去年那般犀利,而是含糊其辞,并没有明确支持哪一方。他表示,与其比谁销售额更高,还不如比谁活得更长久。

模式之争

众所周知,小米和格力的商业理念“大相径庭”。尽管雷军口头上表示最重视的是研发及客户沟通,业界普遍认为,实际上小米更推崇“销售为王”,小米手机正是依靠“米粉经济学”才有了今天。格力崇尚“技术为王”,“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原因正在于此。

小米是互联网企业的典型代表,并凭借互联网基因一再冲击传统制造业。短短3年间,从零起步,目前企业估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商 业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2012年全年,小米收入达126亿元,2013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80亿元。在经营过程中,小米更在乎用户的口碑和满意度,这是 小米“销售为王”理念的基石。雷军曾说:“我一直在公司内部讲,我们不必过多考虑销量,也不要考虑营业额和利润,最需要考虑的是每一个消费者,考虑每一个 ‘米粉’买了小米手机以后使用的感觉怎么样?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怎么可以让他更满意?如果公司所有人把焦点放在消费者身上的话,公司销售多少产品、赚 多少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首要的问题是用户满意度。”

格力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制造企业,拥有23年的辉煌发展历程,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2012年,空调行业可谓异常“寒冷”,全行业 全年销量下滑幅度超过10%,但格力全年总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近两成,连续8年成为空调行业的全球销售冠军。技术领先,是格力能在逆市中脱颖而 出的关键因素。2013年,格力电器在技术创新上又取得一系列成绩。董明珠说:“我对技术投入没有预算,要多少给多少。”董明珠坦言,由于短期看不到成 效,这种高投入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令她“冒汗”。有时,仅研制一个核心部件就要花上四五年时间。但坚持终究换来了成果,董明珠带领格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技 术和生产方面积蓄力量。目前,格力拥有4家研究院、50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成为全球空调技术的领跑者。

其实,无论是“销售为王”还是“技术为王”,都需要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号准市场脉搏,迎合消费浪潮。如果说二者之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手机和空 调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品类,满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手机与空调存在很大的市场差异,手机每天都贴身使用,空调使用有季节性;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更时尚、更 精细,所以手机品牌的“粉丝”广泛存在,而消费者对空调的要求是更耐用、更节能,最多只能做忠实消费者。“粉丝”与忠实消费者的差异在于,一个更狂热,一 个更冷静。手机是一种更新速度快的电子产品,消费者一两年就会更换一部手机。而空调具有传统家用电器升级慢、更新率低等特点。拿这两类不同属性的产品“对 赌”,再加上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幽默。

应当说,小米和格力都有强大的产品做后盾,并且都做到了极致。营销再怎么吆喝,如果没有优质产品“撑腰”,吆喝起来也没有底气。而就算技术再先进、质量再过硬,如果不吆喝,不在营销上花点力气,香甜的美酒还会埋没在幽深的巷子里,皇帝的姑娘也愁嫁。

悬念犹存

如果把小米和格力放在宏观经济下考量,倒是有意义的。所谓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或虚拟经济,如果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是没法生存的。小米与 格力的模式之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提到小米,我们首先想到的特征是虚拟和营销;而提到格力,首先让人想到的则是实体和制造业。

小米采用互联网电商直销模式,虽然在网上销售,但是小米用了价格竞争手段。而格力电器不靠价格,而是靠技术,同时,格力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并且有几万家专卖店。

2013年上半年,小米营业收入133亿元,格力营业收入535亿元。按产品更新的周期,以小米特殊的营销手段,从理论上看,5年后赶上格力不成问题。但枝繁叶茂之下,根在哪里?这是个问题。

其实,互联网企业向实体企业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从阿里巴巴向海尔投资这个商业事件就可以明显看到。毕竟,互联网最终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无论互联网多么发达,总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

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5年的时间并不短,变数或许会很大。虽然小米现在气势如虹,但古语说得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互联网企业从顶峰跌下来也不过是几年甚至几个月的事,这样的案例国内外都有,不胜枚举。

短期来看,小米凭借“软件+硬件+互联网”策略,可能稍占上风,但从行业根基来看,格力略胜一筹。小米要是能抗住5年,在销售额上超越格力也是 有希望的。但5年后谁能胜出,现在还真不好说。毕竟,两家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既不能替代彼此,也难以复制对方。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在拥有不可替 代、不可复制的“绝招”之后,还要重视自己的“短板”,至少要将其打造到不被竞争对手攻破的程度。或许,这才是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王道。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