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业内人士认为,具备面板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更有能力挽救松下电视。若收购方能有效整合松下技术并优化成本结构,或可挖掘其品牌与技术潜力。
尽管早有传闻松下集团将进一步推进去家电化的策略,但松下似乎仍然对是否保留电视机业务存有疑虑。
2月4日,松下在召开未来集团经营改革的说明会之后,传出了将出售或退出电视机业务的消息。
相关消息在2月6日得到了松下的进一步回应,松下方面发布声明表示,“关于包括电视机业务在内的存在问题的业务,为实现根本性的收益结构变革,我们正将所有可能性纳入考量范围进行研讨,截至目前,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关事宜,均未作出任何决定。”
尽管出售事宜仍然悬而未决,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松下放弃电视机业务的可能性并不小。家电网主编李韬指出,松下电视近年来因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路线失误,从2010年后,已陷入长期亏损当中。剥离相关业务,更有利于松下专注在高利润领域的经营。目前最大的疑问在于,其他品牌能否针对松下电视给出符合松下预期的价码。
出售电视机业务的可能性有多大
松下去家电化的计划一直在稳步推进,在多次表示“加速剥离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之后,松下陆续出售家电相关的业务,其中包括了大型商用投影机业务以及液晶面板业务。
公开消息显示,由于剥离并清算了液晶面板业务,松下在2023会计年度(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实现了利润的增长。取而代之的是,松下重心的转移。汽车电子、电池等To B业务成为重点发力的方向。
过去几年,松下一直在调整电视机业务的经营模式。2021年,松下宣布该集团已经停止在日本生产电视机,未来将专注于海外生产。
当时,松下方面表示,停产的理由是产量少、成本高,导致收益欠佳。今后,松下计划将电视机生产业务集中到马来西亚和捷克等海外工厂。同时,也在与中国大型电器厂商TCL公司磋商贴牌生产中小型液晶电视机的事宜。
据了解,目前除了欧洲以及日本本土的部分高端液晶电视由松下日本本土设计之外,其他低端产品实际上也是全部由TCL代工。这意味着,松下针对电视机业务已经完成了一轮“瘦身”。
从市场表现来看,过去松下曾在全球电视市场拿下超过10%的市占率,然而随着中国竞争对手挟低成本优势进入市场,使松下逐渐失去市场地位,据研调Omdia数据,松下2020年电视市占率仅1.8%,全球排第12名。
业内人士认为,松下电视的业绩表现仍然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松下电视业务近年来面临中国品牌(如TCL、海信)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已缩减一半。中国品牌凭借低价策略和规模化生产优势,挤压了松下等日系厂商的生存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松下2024财年销售额预期下降2%,但计划通过业务调整提升营业利润至3000亿日元以上,并优化资本回报率。电视业务因长期亏损被列为“问题业务”,可能通过出售或缩减实现结构优化。
谁能救松下电视?
通过并购日系品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比如海信收购了东芝的电视部门后,画质技术明显提升。并购松下电视的品牌也有机会进一步改善自身的画质技术,与此同时能够利用松下的品牌影响力加速在全球市场的渗透。
不过,松下电视自身也存在诸多难题。
剥离液晶面板业务虽然带动了松下2023财年利润的增长,但也进一步削弱了松下电视的竞争优势。
群智咨询大屏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虹表示,电视市场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中为典型的存量市场,近年来的市场规模呈现窄幅波动,但电视品牌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缺乏上游面板资源和市场优势的电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运营陷入困境,将不得不重组业务甚至是退出。
这意味着,其他品牌在收购松下电视之后,面临的难题并不少。一方面,松下电视需要应对中国品牌的低价策略以及技术迭代的压力;另一方面,还需要解决供应链依赖(如面板外购)、渠道调整及品牌定位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具备面板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更有能力挽救松下电视。若收购方能有效整合松下技术并优化成本结构,或可挖掘其品牌与技术潜力。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