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观点个评 正文

评论:顽疾缠身 松下“吃老本”能到何时?

字号:TT 2013-08-02 14:00 来源:搜狐

家电网-HEA.CN报道:作为全球性的家电巨头,松下的产品线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在全球市场均有不错的业绩表现。在一次次的战略失误面前,松下不仅产品线不断的收缩,也终于将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

据国外媒体报道,松下电器周三(2013年7月31日)发布了该公司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受日元汇率走势疲软及企业退休金计划调整获取一次性收益的推动,净利润达1078亿 日元(约合67.28亿元),其中退休金计划就松下获得了798亿日元的一次性收益。众所周知,松下在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次Q1的发布也是被认为是 “纸面上的繁荣”,盈利能力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这些年,松下的发展可以用“江河日下”来形容,战略上的失败,巨额的亏损,加上日元升值的影响,让这个昔日的全球性家电巨头举步维艰。虽然松下通过裁员、出售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等方式,以募集资金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情况并未有明显改观。

“质量门”、“亏损”、“裁员”、“卖楼”、“退出中国市场”,用时下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你摊上事儿了,你摊上大事儿了”,但这的确就是这两年老牌消费电子巨头松下公司的真正写照。

松下产品之所以从极盛走向衰败,一方面,国内同行的迅速崛起,在产品研发、成本控制、规模化效益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缺乏深入了解,发展战略上的盲目和偏执致使持续亏损。

战略失败

作为全球性的家电巨头,松下的产品线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在全球市场均有不错的业绩表现。在一次次的战略失误面前,松下不仅产品线不断的收缩,也终于将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家电产业的迅速崛起,在各个产品领域均掀起了空前的价格战狂潮,电视机的价格降到了原来的一半以下。但是,松下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策略,以致山东松下映像产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2005年国内冰箱市场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松下又一次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在消费者普遍对涨价态势不满的同时,松下以过高的涨幅提升利润明显高估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差价策略被认为是松下的冰箱、空调打不开市场销路,挤不进第一阵营的主要原因。

2006年,松下投巨资进入等离子产业,与液晶阵营分庭抗礼,当时松下前总裁兼董事长中村邦夫非常看好等离子市场,他乐观地表示:“全球等离子电视的发货量到2010年可能达到2500万部。”而今松下不得不做出放弃民用等离子产业的决定。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松下先后退出了手机市场、厨卫电器、燃气台灶、嵌入灶、燃气热水器,并被迫放弃了民用等离子电视业务,而白电的份额也在急剧萎缩。

应急失当

日本企业严谨在业内是出了名儿的,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在一些战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松下的这种“反应速度”也为人所诟病。

松下派到国内来的高管,5年为一个期限,前两年了解市场,任期结束后被调回,这就会造成战略和相关政策的不连贯,也让松下在中国的战略缺少稳定性。

松下员工也曾经表示,每当公司遇到一些问题,都需要向总部汇报,然后要做的就是等待总部的批示。这种制度能帮助一个企业进行正常的运转,但在应急处理方面存在不足。

例如2010年松下冰箱召回事 件,就引起了媒体和消费者多方的质疑。松下召回的这批产品生产日期在2007年3月到2009年3月间,这批产品投放市场已经三年之久,当时在中国已经发 生了13起因此产生的安全事件;之后松下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两部服务热线,这两部电话一直忙线中,很少打得通。总计36万台召回冰箱,仅两部电话,不得不说松下在召回上是否存在诚意。

“为了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舒适,并为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经营理念中,在品牌的魅力不是企业获得的丰厚利润,而应该是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缺乏创新

创新过去一直是日本消费品的“灵魂”,凭借推出录像机、随身听等一系列杀手级产品,松下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到达了产业顶峰地位。日系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风靡一时,当时产品供不应求。在当时,拥有日系电子品牌的产品就好像拥有了一种高端生活方式。

但是近年来,液晶面板上韩国公司推出OLED,手机市场上美国苹果公司拿出Iphone,创新能力下降使日本公司鲜有“经典之作”推出。

更重要的是,日本公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种创新的精神,已经很难看到了。与中国、韩国、美国的电子公司奋发向上的劲头相比,日本企业越来越显现出暮气。

我们现在从松下的产品中,很难找到一件能让消费者记得的产品,更别提一个能够代表品牌价值的“产品”了,这就是中国的松下面临的局面。

不得不感叹,电子行业没有永恒的巨人只有永恒的创新,要么引领时代,要么被时代抛弃。

被迫转型

今年,松下公布截至今年3月份的上一财年报告,报告显示,松下2012财年总收入为7.303万亿日元,同比下降6.9%;而净亏 损则为7543亿日元(约合74.6亿美元),而2011财年净亏损7722亿日元(约合76.5亿美元),这已经是松下连续第二年巨亏了,松下最近两个 财年已总计亏损约150亿美元。

为了让亏损从数字上不再加剧,松下可谓是想尽的办法,去年松下出售位于东京都港区东新桥的“松下东京汐留大厦”,还抛售了市值约 1000亿日元的丰田、本田等企业的部分股票。根据松下公布的有价证券报告书显示,2012财年,松下共计抛售了近6成的持有股票,抛售总额达1400亿 日元(约人民币87亿元)。

新任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就公开表示,“松下是消费电子业的失败者之一”。所以“吃老本儿”的松下,也考虑着做一些改变。据松下透露,新一轮的重组将作为公司中长期的发展计划,公司将拓展汽车和住宅开发业务,并将在医疗保健领域寻求外部投资。

然而,这条路是否会引导松下“自救”成功,目前尚无定论。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