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总的来说,后国补时期的家电行业,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品牌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增长,必须紧扣1.5曲线的增长策略,围绕现有产品深度赋能渠道、拓展渠道。破局之道,始于精准对接与协同创新。
国家补贴政策驱动下,2025上半年家电市场实现9.2%的增长。看似火热,实则暗藏隐忧。政策红利虽有效对冲了下行压力,但动能已显疲态:一方面,多地补贴资金快速消耗,进入限额或暂停阶段,厂商渠道依赖加深;另一方面,前期刺激已部分透支需求,叠加消费者购买欲望与信心持续低迷,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当政策“输血”效应减弱,企业如何在后国补时代寻找可持续的增长路径?这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核心命题。
在当前的家电行业,产业周期正经历着从单纯的产品创新到用户竞争时代的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产品+新市场获客成本的提升,企业的焦点不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本身,而是逐渐转向更加依赖企业自身的能力提升和内生动力的激发。在这种情况下,找到“1.5曲线”的增长模式显得尤为关键。“1.5曲线”并非传统的新产品、新市场的扩容,而是在原有市场基础上,通过对用户、产品、市场、渠道、营销、组织结构的重塑,聚焦并升级核心业务,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换句话说,1.5曲线是一种从现有能力中释放潜力、通过内外部资源的结合来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战略路径。
对于品牌来说,在后国补时代的第一步是如何在老产品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或在让新产品打进老客户群体。在市场饱和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品牌若想持续增长,单纯依赖产品的单一创新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品牌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扩展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寻找新的增长机会。通过新的销售渠道、不同的消费场景以及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品牌能够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种增长不仅仅是基于数量的增加,更是在质量和深度上的提升。
在寻找1.5曲线的过程中,品牌如何赋能渠道成为了其中的关键环节。赋能渠道并非简单的资源投入,而是需要品牌在产品、营销、数字化以及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支持:
首先,品牌需要持续提供差异化、高价值、引领趋势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这包括智能化产品、基于场景化需求的解决方案以及综合服务包等。产品本身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还要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例如,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促使品牌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还需要考虑与用户生活场景的契合度,提供更具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其次,联合营销成为品牌赋能渠道的重要手段。品牌通过整合营销资源,与渠道合作开展大型品牌活动和联合促销,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的区域声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渠道的集客能力。这种联合营销的模式并非简单的折扣促销,而是基于品牌和渠道的共同价值,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创新的活动策划,将品牌的价值传递给消费者,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和忠诚度。例如,联合举办消费者体验活动,或者与知名社交平台联合推出定制化的推广活动,能够大幅提升品牌在特定消费者群体中的渗透率。
再者,数字化转型与效能的跃升在后国补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品牌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手段,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辅助渠道进行精准选品、精准营销以及选址等。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品牌可以实现对用户行为的实时监控,了解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从而在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做出更为精准的调整。这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响应,更是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此外,场景化零售赋能也是品牌赋能渠道的一大亮点。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传统的销售模式已无法满足其对产品和购物体验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品牌需要提供场景化设计方案、标准化的展示方式、沉浸式的体验道具和系统化的培训认证,帮助渠道打造独特的购物空间和体验环境。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场景化体验,品牌不仅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能增强品牌的用户黏性。比如,在家电产品的零售空间内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消费者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到产品在其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从而提高购买转化率。
总的来说,后国补时期的家电行业,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品牌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增长,必须紧扣1.5曲线的增长策略,围绕现有产品深度赋能渠道、拓展渠道。破局之道,始于精准对接与协同创新。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