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站在微软的角度,其的确有动机提高专利授权费用,目的是促进更多的Android手机制造商改用自己的W indowsPhone系统。
在今年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虽然上有三星GALAXY S5独占旗舰机领域、下有推出基于Android系统的低端手机搅局,但以“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为代表的中国移动终端制造商仍凭借超高的曝光率,成为大会中最抢眼的一道风景。除此之外,包括O PPO、魅族在内的多家国产机品牌,也都登上了国际舞台。
这释放着一种信号——— 日益崛起的中国移动终端品牌已不满足于日益饱和的国内市场,有意大规模“出海”,而MWC就像是一次集结号,一个向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平台。而值得注意的 是,此前大多数已开拓海外的国内品牌,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南亚和南美等欠发达地区。触角真正伸向欧美核心市场的,仅有中兴、华为和TCL(海外品牌为 阿尔卡特)等少数企业。
对于所有有意进军欧美、扩大海外触角的国内终端品牌而言,横亘在面前的最大障碍不是产品,也不是市场推广能力,而是专利。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曾向笔者表示,专利就像是挖坑运动,先行者挖好坑,后来者就要为之买单,这是国际惯例。如今,进军海外的品牌都清楚这些道理,广东人说“食得咸鱼抵得渴”,他们都有遵守国际专利规则的准备,但对绝大多数国产品牌而言,专利费用很可能啃噬掉他们仅有的利润。
这种情况在旷日持久的“高通专 利”问题上已有体现。2月9日,国家发改委收到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旗下的手机中国联盟递交的一份关于高通涉嫌歧视性定价和垄断高价的报告。报告称,高通涉 嫌违反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所应承担的按照公平、合理及无歧视原则对外进行许可的义务,对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收取远高于欧美公司的专利许可费率。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依法对高通展开反垄断调查。但换个角度看,在结果出现之前,高通仍会以现有的专利模式向国内企业收费,即便最后高通“认罚”也是亡羊补牢。因此,有了前车之鉴,国内企业在另一家专利巨擘微软 面前,正尝试在用“事先谈好价码”的方式,为品牌出海保驾护航。
同样是在今年MWC上,诺基亚展台的“大树装饰”令人印象深刻。笔者则从大会主办方人士处听到了一个花边小故事,原本诺基亚展台的LOGO是想 用“微软”的,但因为微软收购诺基亚事宜仍在中国商务部的审核中,所以最后展台只能继续使用诺基亚标识,其背后就是国内手机商在为自己的权益做“斗争”。
3月3日,商务部就微软-诺基亚交易召开听证会,听证会的参加者包括一众中国本土手机企业,以及相关专家和行业协会。与会者们表达了诸多诉求,其核心有 两点,一是对诺基亚在许可费率及FRAND(非歧视原则)、禁令使用方面附加限制条件,避免其及其专利受让人不合理地运用专利权;二是对微软附加限制条 件,要求就微软针对Android专利的许可费及禁令使用有所限定。另有未经证实的最新消息称,除中国手机厂商外,谷歌和三星也向中国政府表达了担忧,即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会导致专利使用费上涨。
站在微软的角度,其的确有动机提高专利授权费用,目的是促进更多的Android手机制造商改用自己的W indowsPhone系统。
到目前为止,国家商务部仍未给出结果。不过在2月19日,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会议已经通过了此项合并,但前提是添加了类似中国手机产业链提出的 限制条件——— 如要求微软在许可移动设备相关专利时不得进行不合理定价或给予歧视性待遇,也不得以其他方式干预移动设备生产商自由选择移动操作系统的权利。
这看似只是融化了冰山的一小角,但对蠢蠢欲动进军海外的国内手机商来说,已然是一剂强心针。毕竟按照国际惯例,类似高通的事后反垄断调查才是常 态,相反事先添加限制条件的案例少之又少。可以预见,在微软完成对诺基亚的收购之前,整个Android产业链,特别是意图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仍会铆 足了劲为自己争取筹码,毕竟这关系着自身的未来。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