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就好比智能手表也会因为发展初期的技术、使用定位等原因受到冲击,第一次尝试的智能眼镜也并未停止其更新换代不断改进的步伐。
【家电网 HEA.CN 2017年10月4日原创】有言道:眼睛的心灵的窗户。作为人类接触外界环境的重要感官之一,视觉的重要性更无须过多的赘述。而近些年来的智能化潮流,也同样延伸至视觉领域,其重要代表便是智能眼镜。
虽然已经问世有一段时间了,但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一定能够接触到新一代智能化眼镜,对它们更多的了解则是来自于一系列动作大片,模糊地将特工所佩戴的功能强大的眼镜认作是智能眼镜罢了。直白来说,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智能眼镜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与“失败”,毕竟任何新兴技术,其最终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落足于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改良上来。
说起目前智能眼镜行业较有代表性的品牌以及产品,就不得不提到谷歌(Google)推出的智能Project Glass。此款眼镜发布于2012年4月,具备与智能手机类似的功能,能够上网、拍照、视频通话、查询天气信息等,就应用方式来看,虽然与智能手机的功能性有所重合,但并不需要直接动手的操作方式,还是得到了一定数量消费者的欢迎。不过,发展到后面,谷歌眼镜由于隐私、电影版权被侵犯等问题在许多场合中被叫停。并在2015年,正式宣布停止其面向消费者的“探索者项目”。
然而,就好比智能手表也会因为发展初期的技术、使用定位等原因受到冲击,第一次尝试的智能眼镜也并未停止其更新换代不断改进的步伐。
近日,有消息称,亚马逊自行研发的智能眼镜将在年底上市。这种外观看上去与一般普通眼镜十分相似的新型眼镜,是亚马逊首款可穿戴设备,它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其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lexa。佩戴者能够直接以口述的方式跟Alexa进行对话,同时,因为该款眼镜采用的是骨传声技术,用户能够在不佩戴耳机的状态下听到Alexa的回复。而无摄像头以及屏幕的设计是其与谷歌眼镜最大的区别,这种不同也使得亚马逊眼镜的续航能力更优也更安全,起码不会再轻易地被人“拒之门外”。
除此之外,技术层面更加成熟的智能眼镜也被其他企业证明能够实现更多的可能性。来自韩国KAIST大学、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们设计出了一款能够依靠摩擦鼻子来进行控制的智能眼镜。该设计是通过在智能眼镜的鼻架与鼻垫中嵌入三个眼电位传感器在捕捉鼻子周围的运动信息,佩戴者只要做出左右轻拂鼻子、将鼻子推向一侧或另一侧、摩擦鼻子底部等3个动作就可以在不被周围人发现的情况下控制手机与电脑,例如挂断电话、阅读短信等,避免在会议之类的场合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为了防止员工过度加班而加重身体负担,日本品牌 JINS(睛姿)推出了一款名叫JINS MEME 的智能眼镜,它主要是通过对眼球的检测来判断佩戴者当时所处的状况,这家企业的构想是公司通过员工佩戴的眼睛了解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已经强度,防止过劳。不过,这种设计也被很多人认为概念性大于使用性,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此举是否会成为公司监视员工的手段之一?
不过,就算各界对于智能眼镜的评论不一,人们还是能够看到它是在不断发展着的。而其未来,也是否能够为大众的生活带去不一样的体验?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