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垃圾在变成垃圾之前,其实是商品,那么商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实际上可以进行预先的分类,并在包装上,做好标识。消费者使用商品后产生垃圾,就可以根据指引对垃圾进行分类,提高个人垃圾分类的效率。
【家电网HEA.CN 7月25日原创】在垃圾分类的议题里,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标准,比如简单粗暴的有美国,直接地将垃圾分类为厨余和一般垃圾;又比如神经质的如日本,不仅把垃圾分类为资源、可燃、不可燃、危险、塑料、金属和粗大七大类,并且规定了回收站每天允许回收的垃圾种类,如果错过了时间,就意味着垃圾就要继续在家里停留多一周的时间。
而从7月开始在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则比美国要更加详细,但又比日本要多一丝人情味,分类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虽然上海的垃圾分类的类目并不繁多,但其分类方式,却让人困惑。
如果说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尚且可以区分,那么干垃圾和湿垃圾就让人一头雾水,因为“湿纸巾,干垃圾,再湿都是干垃圾;瓜子壳,湿垃圾,再干都是湿垃圾”,甚至同样是厨余,猪骨头是干垃圾,而鸡骨头却是湿垃圾;小龙虾壳是湿垃圾,而螃蟹壳却是干垃圾。这样的分类方式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垃圾去哪里了?
垃圾桶并不是垃圾的终点站,在经过分类之后,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去处,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目前垃圾处理的原则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通过回收二次利用的方式将可回收垃圾放回到生产线上,进行再利用。
而湿垃圾的处理方式就是通过厌氧发酵处理或者高温耗氧堆肥的方式,制成沼气用以发电,又或者是直接制成生物柴油,也可以加工成土壤调剂,用以施肥。而干垃圾的处理方式则简单粗暴得多,直接进入焚烧炉,将其转化为残渣用作道路材料或者利用其热能转化为动能,进而发电。有害垃圾则要进行无害化处置,最后进入再利用或者填埋的程序。
也就是说,将垃圾进行分类,是为了能够获得垃圾处理的最大效率,让垃圾直接到达处理的地点。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垃圾处理的原则除了减量化、资源化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无害化,因此垃圾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据了解,由于垃圾在焚烧的过程中,含氯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他分子反应会生成二噁英,此外,当燃烧不充分而在延期中产生过多的未燃尽物质,并与适量的触媒物质,主要为重金属,并在300-500℃的温度环境下,已经分解的二噁英也会重新生成。而完全分解则需要焚烧炉内温度大于850℃,并控制延期在炉内停留2秒以上。
现阶段不管是垃圾焚烧还是垃圾热解,通常温度区间为400-750℃,提高反应温度意味着更高的能耗和更高的设备要求,并不是当前的最优解。而从化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干湿分离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遏制氯气的产生来阻断二噁英的生成路径。
所以,将干垃圾和湿垃圾进行分类本身没有毛病,真正的问题是,命名方式容易引起误解,最终造成困扰。
将干垃圾和湿垃圾进行分类实际上是为了取得干湿分离的效果,那么从结果逆推就能够简单地分辨出干垃圾和湿垃圾了。以湿垃圾为例,湿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是堆肥或制成沼气,在这过程中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因此判断湿垃圾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容易被生物降解。而干垃圾则可以通过排除法,也就是非可回收垃圾、非有害垃圾、非湿垃圾的垃圾就是干垃圾,简单理解,干垃圾实际上就是“其他垃圾”。
在上海的分类标准中,将猪骨头、贝壳类纳入干垃圾的原因在于,湿垃圾处理厂不能粉碎这类垃圾,可将其作为特别类别记忆。不过,上海推出的标准并非全国适用,目前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即将实行,具体的分类标准,需要以所在城市的标准为准。
垃圾分类的难点在于怎么分类,但实际上,这一部分不一定需要全权交由个人承担。垃圾在变成垃圾之前,其实是商品,那么商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实际上可以进行预先的分类,并在包装上,做好标识。消费者使用商品后产生垃圾,就可以根据指引对垃圾进行分类,提高个人垃圾分类的效率。而企业本身所生产的产品品类有限,在分类上所要做的投入远小于个人,因此垃圾分类不能仅仅依靠消费者,更应该在源头上提供便利。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S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