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内文页
内文页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观点个评 正文

苏宁系千亿债务重整 对苏宁易购真的没影响吗?

字号:TT 2025-02-11 08:59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家电网-HEA.CN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债务重整并不指向利空或是利好。

苏宁系三家企业“破产”传闻发酵两天后,相关企业的管理人正式向媒体作出回应。

2月8日,有消息指出,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重整案件信息与一债会公告,三家公司于2025年1月26日由南京中院受理重整。

随后相关消息被误读为“苏宁破产”,引发公众关注。

2月10日,苏宁系三家企业管理人正式作出回应称,目前重整进入债务申报阶段,债权人在规定期限内及时申报债权。对于债务重整进展阶段,对方表示,等进一步的公告通知。

苏宁相关人士表示,司法重整不是破产,更不是在走破产程序。重整本身是让企业盘活,所以相关债权人不用担心。重整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在程序上给债务人企业一段时间,让企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恢复生产,壮大发展,也是为企业争取生机,保证企业继续经营。这样既保护了企业的核心资产能够持续运营,又能保护企业的职工继续在企业工作。

利空还是利好?

相关消息牵扯到刚刚宣布扭亏的苏宁易购,但从公开消息来看,苏宁系三家企业债务重整对苏宁易购的影响不大。媒体报道称,苏宁易购的相关人员称“非苏宁易购的业务确已剥离,双方业务相互独立,并不会影响运行。”

据了解,目前申请债务重组的三家苏宁系公司——苏宁置业、苏宁控股、苏宁电器,皆属于苏宁易购以外的非核心业务。这意味着苏宁易购的门店以及加盟苏宁的1万多家零售云门店,不包括在此次重组整合之内。

有业内人士指出,债务重整并不指向利空或是利好。

债务重整对于企业而言既可能是利空消息,也可能是利好消息。债务重整意味着企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可能会引发市场以及投资人对企业管理能力、商业模式或行业前景的担忧。

另一方面,债务重整也是企业对危机的积极应对方式。债务重整的核心目的是帮助企业摆脱流动性危机,避免破产清算。若能通过延期还款、降低利率、债转股等方式减轻债务压力,企业可能获得喘息机会,恢复经营能力。这通常被视为“起死回生”的信号。

重整过程中可能还会伴随新投资者注资(如战投、国资接盘等),或通过资产重组剥离低效业务,增强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业内将苏宁电器在内三家企业债务重整的消息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重整,苏宁将能够为其关联方,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这也将有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大肆扩张引发危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摊子铺得太大是苏宁系出现资金流动性困难的原因之一。

基于对经济前景以及行业前景的乐观预估,苏宁自2012年开始了任性买买买的模式。自2012年收购母婴网站红孩子起,苏宁在开启自己线上转型的同时,也相继收购了PPTV、天天快递、龙珠直播、家乐福中国等资产。

2018年,苏宁建立起八大产业集团,囊括零售、文创、体育、金融、科技、物流、科技、置业等领域,希望由此建立起一个聚集流量和用户的商业帝国。

对外大肆收购不仅没能创造新的增长,反而引爆了苏宁的现金流危机。2017年苏宁账上有289亿现金储备,对应2000多亿的销售规模。然而在2017年后,苏宁分别向恒大、万达投资200亿、95亿;2019年,苏宁花48亿收购家乐福80%的股份;27亿收购万达37家百货。两年多时间,投资花了370亿。

2018年,苏宁又推出苏宁小店业务,一年开出5098家门店,按每家平均100万投入计算,花费至少50亿。2017-2019年,张近东花了420亿元,289亿的现金储备显然不够用。

从2020年开始,苏宁集团就爆出了诸多问题,先是张近东等将苏宁集团全部股份质押给阿里巴巴旗下公司,接着又在2021年引进国资,使得张近东在苏宁的话语权进一步降低。

紧接着,2021年,苏宁金融传出2021年10月以后到期的员工理财均无法按时兑付,引发了员工维权。2021年11月,苏宁金融向所有买了理财的员工发了一封邮件,首次公开承认由于流动性危机,理财暂时无法兑付。

不确定的未来

业内人士认为,债务重组给予了企业恢复生机的机会,但企业后续的经营没有跟上,将有可能进入破产重整,甚至是破产清算的程序。如果苏宁系三家企业没有成功扭转困境,将对苏宁易购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开消息显示,自苏宁陷入现金流危机之后,国资给予了苏宁多种救助方式。2021年5月,江苏省、南京市国资联合成立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出资31.82亿元收购苏宁易购5.59%股权;同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国资联合成立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规模88.25亿元,联合阿里、小米、海尔、美的等产业资本,收购苏宁易购16.96%股份。

2023年10月,中信信托与中国华融协同实施苏宁纾困项目,预计期限为10年,规模上限为50亿元。江苏省、南京市还通过协调成立联合授信委员会等方式,给予苏宁信贷支持。

上述救助方式进一步稀释了张近东在苏宁易购的股份,使得苏宁易购能够“独善其身”。然而,即便张近东在苏宁易购的股份一再被稀释,但除了苏宁控股+苏宁电器集团的2.75%+1.4%,张近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仍高达17.7%。

如果苏宁系的债务重整无法让企业起死回生,将由张近东承担苏宁系企业破产的后果。公开消息显示,张近东在三家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均在一半或一半以上。苏宁电器集团,张近东持股50%;苏宁控股,张近东与其子张康阳合计控股100%;苏宁置业,张近东持股55%,张康阳持股8.5%,苏宁电器集团持股36.4%。

与此同时,张近东在2023年回归苏宁易购,并在2024年带领苏宁易购扭亏。业内人士认为,重整后的苏宁系,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都将通过冲击张近东的方式,对苏宁易购产生冲击。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万和1026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