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 为加快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滁州在家电业发展中十分注重在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并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创建了滁州家电装备研究院
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为南京“一小时经济都市圈”最主要的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第一站。
目前,滁州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外贸进出口超11亿美元。博世西门子、霍尼韦尔、嘉吉、雀巢、正大等世界500强公司先后落户滁州,华侨城、中盐、中建材、中化、国电、大唐、康佳、东菱凯琴、长电科技、台玻、乐斯福、榄菊、长丰、GLG、雨润、盼盼、银鹭、雅客等境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滁投资兴业。
滁州正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承接合作、转型升级、科教兴滁五大战略,强力推进200平方公里“大滁城”城镇群建设,着力打 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产业园、与南京同城发展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地区的魅力后花园,全力把滁州建设成为与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紧密对接的新型区域性 中心城市,建设一个实力雄厚、魅力彰显、活力迸发、文化繁荣、和谐幸福的新滁州。
作为安徽家电业的“金三角”,滁州市家电业发展迅速,家电皖军“滁州力量”正加快雄起。
家电信息产业“根深叶茂”
滁州是全国最早进入家电产业的区域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扬子电器曾名扬海内外。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家电信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以冰箱、彩电、空调大家电产品为主导,以热水器、吸尘器、太阳能产品等小家电为补充,家电配套件协调发展的格局,家电信息产业成为滁州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家电制造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滁州是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中国家电城。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安徽认证检测基地。中国家电研究院在滁州设立分院。以博世西门子、康佳、东菱凯琴等品牌企业为龙头的家电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目前,滁州市共有规模以上家电信息企业139家,比去年底新增30家,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2.7%。今年前三季 度,该市家电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4%,同比增长15.9%,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到 16.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
龙头企业领跑“提档加速”
今年前三季度,在滁州市家电信息企业中,亿元企业已达34户,占全市工业亿元企业数的11.5%,34户企业实现产值201.3亿元,占全 市规上企业总产值的14.1%,占全市家电产业实现产值的84.5%,同比增长17.2%,高于全市家电企业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1-5亿元企业增长速度比全市家电产业平均增幅高9.9个百分点,比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幅高8.5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家电产业持续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
截至9月末,全市重点家电企业生产态势良好,实现稳步增长。康佳电子、博西华电器、康佳同创3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96.5亿元,占 全市家电企业实现产值的40.5%,3家企业占据全市家电产业五分之二份额,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坚强有力。其中,康佳电子累计实现产值40.8亿元,同比 增长15%,累计生产彩电220万台,同比增长20%,同时企业积极开拓外单生产,预计2013年外单生产将净增税收2050万元。博西华累计实现产值 38.7亿元,同比增长22%,生产冰箱138.5万台,同比增长7.4%。今年以来,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博西华进行产品优化,虽然产量增长趋缓,但企业效益却有较大幅度提升。康佳同创累计实现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12%,企业呈现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
转型升级步履铿锵有力
2011年8月2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在滁州开工建设,标志着该市将搭建国家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为全市家电业发展提供创新设 计、科研开发、中试基地、产业推广等多层面、全方位服务,从而有力推动滁州家电产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变滁州家电“制造”为“创造”。
为加快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滁州在家电业发展中十分注重在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并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创建了滁州家电装备研究院; 建立了家电特色培训体系,全市现有各类本科和专科院校20余座,普遍开设家电专业,每年可为家电产业输送专业人员万余人。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人 数的15%,高出全国同行业水平。
与此同时,该市积极搭建产学研中心,建立公共检测平台,建立起国家级电子器件检测中心;引进了中国家电研究院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创建滁州家电研究院和中认倍佳公司等科技服务机构。市里还专门拿出奖励,鼓励企业科技研发、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攻 关,每年都有200多家家电企业开展各种产学研对接活动,共同研发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达600余项,取得了多项国家、省及市优秀科技成果。该市接连 获得“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两块“国字号”招牌。
目前,该市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西门子公 司还把亚太地区研发中心放在滁州,成为全市家电产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眼下,该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正逐步完善。
数说滁州家电
为加快滁州市家电信息产业发展,滁州市政府制定了《滁州市家电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家电信息产业实现产值近千亿元的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总量目标
到2015年,争取产业规模提升为6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
到2020年,全市家电信息产业力争达到千亿元产业规模,将滁州市发展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家电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技术进步
到2015年完成省及省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50项;
争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200项;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7-10家;
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名牌、著名商标20个。
产业结构
2012-2015年,完成工业投资150亿元以上;
2015-2020年,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以上。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和市场运作能力较强的家电信息企业集团和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实现信息家电、微电子等重点产品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
家电信息产业投资优势
政府高度重视
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电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家电信息产业被列为滁州市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滁州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家电配套体系,且引入了国家级的家电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家电装备制造集群已在全国形成产业特色。
区域优势
滁州市属于上海两小时城市带、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腹地,地理位置上承东启西,临江近海,处于产业转移的结合部,具有向东中部地区市场辐射的广阔市场空间背景。
生产要素优势
在家电信息行业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滁州家电信息产业具有产业基础好、产业配套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不高等优势,可承接发达地区的家电产业转移。
服务机构优势
国家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6800平方米,包括18个专业实验室,具有检验、科研、培训、标准化情报信息等综合服务能力。
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直属高科技公司,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两家权威机构合资成立的专业检测技术服务机构,能快速为家电信息产业做好检验检测工作。
家电信息产业园区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1992年6月,为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约40平方公里。目前,该园 区已形成家电、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已入驻有博世西门子、霍尼韦尔、雀巢、正大等世界500强企业,康佳集团、盼盼食品等国内500强企业。
苏滁现代产业园
占地3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约100亿元,带动区域总投资约1300亿元,是滁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支持的重大项目,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示范项目,苏皖两省共建的典范项目,将建设一个“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
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
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概念性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