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作为小米继北京汽车工厂、亦庄手机工厂后的第三座智能生产基地,武汉工厂弥补了小米在智能家电方面的制造缺口,推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形成闭环。
2025年8月16日,抖音用户“柘城小米之家子豪”发布视频显示,新到货的小米空调外包装标注“生产商:小米智能家电(武汉)有限公司”,证实工厂已提前投产。此前官方计划工厂于2025年11月量产,而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单联瑜在5月曾公开表示项目全面转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从签约到量产仅用一年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以“光谷速度”高效推进:2024年8月签约落户武汉光谷,11月26日奠基开工;2025年1月20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耗时仅56天);5月16日提前30天完成高压送电并转入设备调试;最终于8月实现量产,较原计划提前3个月。
公开消息显示,该工厂一期聚焦空调生产,预计2026年1至2月投产爬坡,规划产能600万台,初期产能300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卢伟冰还曾透露,小米今年的目标是公开市场销量第三,未来5年成为数一数二的空调品牌。
工厂投产对小米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空调业务正式告别依赖代工厂的历史。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销售的680万台空调中大部分为代工产品。业内人士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始终是隐痛,如今武汉工厂不仅掌握硬件生产主导权,更将小米自研技术投入实践,进一步强化产品差异化竞争壁垒。
作为小米继北京汽车工厂、亦庄手机工厂后的第三座智能生产基地,武汉工厂弥补了小米在智能家电方面的制造缺口,推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形成闭环。此外,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的投产有望进一步满足小米业绩增长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小米空调、冰箱、洗衣机销量均位居中国第四,且销售额同比增长迅猛,其中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102.7% ,冰箱增长144.9% ,洗衣机更是高达184.4%。
渠道短板掣肘:距空调头部阵营仍有差距
尽管制造端突破显著,小米在渠道与服务环节仍存明显短板。小米空调的主要销量依赖线上渠道,其2024年线下市占率不足1%。
相比之下,包括格力、美的、海尔在内的头部企业将线下渠道的布局深入到县级,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形成了线上、线下双渠道驱动的格局。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头部家电企业将持续推动渠道融合,建立新的零售模式。而小米至今未建立独立家电专卖体系,三线以下城市消费者仍难实体体验产品。
与此同时,小米的售后网络建设还需要时间。相较于头部企业的售后响应速度,小米售后响应存在滞后的现象。这成为了投诉的重灾区。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数据显示,致力于打造“生态”的小米,以2083件投诉量高居榜首,远超传统家电龙头企业美的、格力、海尔等。有关小米空调的投诉热点除了产品质量问题之外,也指向难以联系客服,售后服务延时、服务态度差等售后问题。
此外,目前小米空调的销售更加依赖性价比。这让小米空调的均价偏低,与格力存在不小差距。均价偏低也导致小米空调的市场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小米在高端市场的认知度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
业内人士指出,小米空调想要进一步扩展高端市场,不仅需要加快线下渠道、线下售后服务的布局效率,还需要突破中老年用户群体的认知鸿沟。相较于在空调行业耕耘多年的美的、格力,包括小米在内的互联网品牌难以获取中老年用户的信任度。这也导致,小米空调难以渗透3000元以上的价格段。
此外,小米依托智能生态联动和极致性价比快速崛起,但传统巨头正多维度反击。尽管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的投产,让小米大家电距离完全体更近一步,但从长远来看,空调赛道正从硬件竞争转向‘生态+服务’立体战争,小米需要建成全国性安装、售后网络,否则将会遭遇增长瓶颈。
武汉工厂的提前投产标志着小米摆脱代工依赖的战略突围,但要撼动空调行业二十年固化的渠道与服务壁垒,仍需突破线下体验、安装时效、高端认知三重难关。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