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因为社交网络的匿名性而转移到了社交网络上,久而久之,社交网络变成了一个极其私密的社交场合。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没有考虑在我们死后应该如何处置我们的社交账号,那么它很可能成为活着的人的麻烦或者困扰。
【家电网HEA.CN 4月8日原创】在移动互联网趋势的席卷下,人们的行为模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过去记录在日记本上的内容,因为社交网络的匿名性而转移到了社交网络上,久而久之,社交网络变成了一个极其私密的社交场合。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没有考虑在我们死后应该如何处置我们的社交账号,那么它很可能成为活着的人的麻烦或者困扰。
被遗留的社交账号
社交网络是一个私密的场所,但人们却愿意在这样的场合里向网络另一头的陌生人敞开心扉。比如对某样事物的喜爱,人们很愿意向网友表达,却在现实中绝口不提。所以到最后,除了“臭味相投”的人,没有任何人知道你的社交账号昵称。就比如某位明星的粉丝,一定很不愿意让现实中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社交账号,甚至会因为社交账号被线下世界的朋友得知而烦躁不安。
但是,因为在网络的无差别的记录下,人们不想暴露的事情,在死亡之后,往往会因为数字遗产继承权的缘故,这么突然地出现在家人面前,比如一直隐瞒的性取向,又或者是一些奇怪的想法等等,甚至在公开的场合里可能会接收到不好的言论,而导致家人痛上加痛。
这些内容在人们死后已经很难对当事者产生影响,却很可能冲击到活着的人的情感世界,但这些影响可能有好有坏。比如励志人物或者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可能在账号中流出的内容会成为另一个人活下去的动力,也可能是对世人的警示。比如一位饱受抑郁症折磨而选择自杀的病人,其在社交网络留下的痛苦情感,会引发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并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而消除人们对抑郁症的偏见。实际上,因为这些账号的存在,社会对抑郁症的偏见正在逐渐的消解。
另一方面,被遗留的社交账号,将会成为家人缅怀的场合,或者追求真相的线索。比如在2012年的时候,德国一名15岁女孩在地铁站被火车撞死,女孩的母亲想通过女儿的Facebook账号来寻找她是否自杀额线索。尽管被Facebook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了,但通过诉讼,女孩的父母最终获得访问女孩Facebook账号的权利。
应该怎么处理主人死亡后的账号?
在经历了上文的那起诉讼之后,Facebook改变了对数字遗产的做法,在目前的Facebook平台资料上有一项“去世后联系人”,该联系人可以在用户去世后管理其账号,并且死亡用户的账号将变成“纪念版”账号,只能发布信息,不能添加朋友。另一种方案是,用户可以选择在过世后永久删除账户,此外,可在Facebook上创建小组,供人们在Facebook上追思。有网友表示,如果推出给社交账号上坟的功能也不错,这样就能在想他的时候去账户主页点蜡烛、送花,既方便又环保。
Facebook上并不存在相关页面,但实际上早在2010年,电子坟墓的概念就已经出现,并收获了当年红点授予的至尊奖。被称为电子坟墓的E-TOMB的创新之处在于可以储存死者生前的BLOG、Facebook等网络空间的信息,还能让亲人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它们或者上传一些图片和留言给死者以作缅怀。墓碑中有存储设备和蓝牙发射器,通过一枚特质的十字形蓝牙钥匙,家人可以上传一些信息,就像与死去的亲人对话一样。
此外,还有LicesOn提供的服务,它将在用户过世之后,模仿用户生前的行为习惯,继续在社交网络上活跃,可以发推特、回复评论或者分享喜欢的东西。其背后的技术原理在于搭载的人工智能引擎能够分析用户的Twitter消息历史,当用户过世后,Twitter账号将成为一个人工智能概念,一个只存在于机器中的“鬼魂”。此外,另一款应用Deadsocial也提供类似功能,不过不同的是,Deadsocial只能发布用户生前准备好的Twitter消息,而不采用人工智能自主发布。
那么,中国用户接触得更多的微信呢?只能说,别想了,按照微信的协议,你只有微信账号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也就是说你的微信并不属于你,自然没有人能继承你的微信账号,你的微信号会在死后的某一天被腾讯回收,从此消失在网络世界。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