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观点个评 正文

唠嗑丨这是你的一杯咖啡 这是你的智商税

字号:TT 2019-04-22 08:19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家电网-HEA.CN报道:但凡入行,先看清形势,不要凭着头脑一热,就往坑里跳。不然您在喝咖啡的同时,还得交上一笔智商税

唠嗑唠了很多期,小唠今天想跟大家谈谈两个词:“咖啡”、“智商税”。

最近,某咖啡品牌融到了资,从死亡线上挣扎了过来,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它的软文又要开始满天飞了。

有文章提到:“和已经趋于饱和的美国咖啡市场不同,中国的咖啡市场存在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足以容纳下除了星巴克以外的另一家连锁咖啡企业。”那么咖啡到底是怎么在中国成为市场的呢?

咖啡的由来 

当你手捧着一杯“黑咖啡”、“卡布奇诺”、“拿铁”……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咖啡的起源呢?众所周知,咖啡是世界流行的三大饮料之一,是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当地土著人经常把咖啡树的果实磨碎,再把它与动物脂肪掺在一起揉捏,做成许多球状的丸子。这些土著部落的人将这些咖啡丸子当成珍贵的食物,专供那些即将出征的战士享用。

随后,阿拉伯世界的战争扩张使咖啡也传入到这些中东大胡子手中。在公元15世纪以前,咖啡的种植和生产一直为阿拉伯人所垄断,当时主要被使用在医学和宗教上。

咖啡传入欧洲是16世纪,伴随文艺复兴,欧洲人开始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咖啡也以“伊斯兰酒”的名称通过商人从阿拉伯世界传到意大利。起初咖啡在欧洲价格不菲,只有贵族才能饮用咖啡,咖啡甚至被称为“黑色金子”。直至欧洲人进入殖民时期,咖啡的生产成本才开始降低。

相比起世界其他地方市场,中国咖啡市场的历史并不长。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早的咖啡馆开在外滩,供那些外国水手们过过咖啡瘾。 那时的咖啡,被上海人称为“咳嗽药水”。真正地普及,还是靠那些海外的华侨。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咖啡之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和一种陌生的东西。

据数据统计,在中国,年平均咖啡的用量都不足5杯,但是欧美却是200多杯。中国咖啡及咖啡饮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钟立荣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喝纯咖啡比例并不高。他们通常会选择加咖啡伴侣,或直接喝咖啡饮料。”咖啡的口味,极大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

“智商税”的由来 

相比起“咖啡”,“智商税”这个词的历史就短小得多。智商税,又称低智商税,网络流行词,是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也就是低智商的表现,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缴了低智商税。

现在“智商税”的含义已经被扩大化。凡是因为自己的缺乏判断力、智商不够用而付出的代价,这些付出的“代价”,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会被大家吐槽为“交了智商税”。

虽然词是新的,但是历史上靠收“智商税”发家的案例可不少。1313年起天主教会开始发售的“赎罪券”:教皇宣称教徒购买此券,可以赦免罪罚,有道是“金币叮当响时,灵魂上天堂”。从此案例可看成,智商税的税基是虚拟的——有多少“罪”,无法客观计量;其次,税率是灵活的——买多少券要看诚意,买得多,上天堂的几率就大;最后,就是引起焦虑——用下地狱、来世等说法,引起对方的惶恐。

对于想收“智商税”的人来说,金钱的诱惑往往百试不爽。从北海的传销大军,到网上的二元期权,再到各种空气币的ICO,其中的经典案例不胜枚举。靠着人们对金钱、对成功的渴望,大幅引资融资,最后携款跑路的,这些年新闻爆出的还少吗?

小唠觉得,但凡入行,先看清形势,不要凭着头脑一热,就往坑里跳。不然您在喝咖啡的同时,还得交上一笔智商税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