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Insiders 正文

“比剪刀手”泄露个人隐私?专家:有可能

字号:TT 2019-09-20 08:49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家电网-HEA.CN报道:以手机为例,现代人为了追求方便,往往会在同一个手机上绑定多个账号,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等,而且共用一种简单的身份识别方式,这样手机一旦丢失,这些信息所关联的财产和安全就有可能遭遇风险。

【家电网HEA.CN 9月20日原创】“剪刀手”是人们拍照时常用的手势,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有可能造成个人的隐私泄露?

近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上,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表示,拍照的时候“比剪刀手”,有可能会泄露手上的指纹,进而威胁隐私和财产安全。

“比剪刀手”泄露指纹? 

按张威的说法,如果拍照时镜头距离够近,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AI增强技术,就可以将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提取出来。指纹信息一旦被提取出来,再通过专业材料制作成指纹膜,就有可能被用于各种通过使用指纹来识别身份的场所,比如智能门锁、指纹支付等。

“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据了解,该说法并非第一次提出,曾有新闻报道,在2014年德国黑客联盟会议上,有黑客组织从网上下载了一组德国官员的高清照片,并通过专门的指纹识别软件从当中包含手部特写信息的图片中成功提取到了被摄者的指纹。

张威提醒,大家在拍照时一般都不太会注意到这些细节,最好不要在3米内拍摄“剪刀手”的照片,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发布带有自己指纹信息的照片,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好隐私,不要在不可信设备上录入自己的指纹。

背后的关联更应重视

对于“剪刀手”泄露指纹的说法,有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的确存在拍照泄露指纹的可能性,但是这具有非常苛刻的条件。需要拥有专业的摄影器材、合适的成像角度,适合的环境光线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且,由于指纹具有的特殊性,摸过的地方就会留下指纹,相较于拍摄盗取指纹的方法,不法分子有更多其他“低门槛”的方式可以选择。所以,拍摄比“剪刀手”并没有实质性增加指纹泄露的风险,要注意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必在拍照比手势上面过于纠结,杞人忧天。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社交环境高度发展,用户的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典型的比如“刷脸支付”,或者是各种上传照片的社交、娱乐软件,用户的信息很有可能已经四处留痕,相较于担心泄露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用户应该更加重视这些信息背后的财务和安全关联。

以手机为例,现代人为了追求方便,往往会在同一个手机上绑定多个账号,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等,而且共用一种简单的身份识别方式,这样手机一旦丢失,这些信息所关联的财产和安全就有可能遭遇风险。

除了主动允许的授权外,用户在不知情的条件下被关联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互联网时代最大的谎言,就是“我已认真阅读并同意该用户协议”,用户为了贪方便跳过阅读,又或者是不太懂这方面知识的父母长辈只会按确定下一步,这些都有可能让用户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的财产和安全与软件、或者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这种情形往往更加可怕,有时候出现了损失,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应该做好信息背后关联的管理,不要所有账号使用同一个密码,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涉及个人财产、安全的识别信息应加强管理,比如在指纹门锁时,可以设置指纹加口令的双重解锁方式,提高安全等级;另一方面,相关企业也应该不断完善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风险更加可控、使用更加便捷的体验。在理想状况下,不法分子即便窃取了个人隐私,也没有用武之地。

指纹识别、刷脸支付……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带来的还有隐私与便利的博弈,如何做到权衡好两方面,将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共同面对的议题。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S组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