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可见,如果不能真正改善营商环境,哪里能支撑起外国企业对印度的投资信心呢?
如果不能真正改善营商环境,哪里能支撑起外国企业对印度的投资信心呢?
近日,中国台湾科技企业富士康宣布退出与印度矿业集团韦丹塔成立的价值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企业。按原计划,这本应是印度首家半导体代工厂。
这一消息很快引发关注。尽管印度政府高官紧急发声称这“完全不影响印度政府的半导体目标”,但在一些媒体看来,富士康的退出可能会打击印度总理莫迪的半导体制造雄心。
分析人士认为,眼下,印度发展半导体的客观条件并不成熟,这体现在营商环境欠佳、支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具备等方面。印度企图跻身全球半导体产业制造领军位置的愿望,距离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富士康退出因何原因?
10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表声明称,为了探索“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根据双方协议,富士康决定不再推进与韦丹塔的合资项目,该合资公司现在由印方企业完全所有。
韦丹塔公司同日表示,该公司完全致力于其半导体项目,将与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印度第一家代工厂。
目前,两家公司都没有明确说明终止合作的具体原因。11日,鸿海集团发表后续声明称,富士康退出合资项目是因为“双方都认识到这一项目进展不够快”,存在“无法克服的挑战性差距以及与该项目无关的外部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印度政府于2021年底批准设立一项总额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以吸引全球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商来印度建厂。
2022年2月,富士康与韦丹塔公司宣布达成合作,计划在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建一座半导体工厂。这使得富士康成为响应印度政府“芯片制造本土化”战略的主要外国科技制造商。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表示,导致富士康退出合资企业的直接原因或许有两个:一是其合作伙伴存在财务问题,二是迟迟拿不到印度政府此前承诺的激励补贴。
林民旺认为,这实质上反映出印度营商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印度政府在出台激励计划的过程中几经修改并出现延迟批准的情况;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在印度营商总是绕不开印度大财团,这也给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发展与合作增添了难度。
莫迪雄心遭遇现实打击
富士康宣布退出后,有外媒预测,这会对印度政府的科技制造强国计划造成打击。但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钱德拉塞卡10日在推特回应称,这完全不会影响印度的半导体制造的目标。
不过,在林民旺看来,这一事件还是可能对印度的芯片发展计划带来较大冲击,也可能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对印度营商环境不佳的认知。
印度眼下的半导体行业发展究竟处在怎样的水平?林民旺指出,目前来看,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水平相当。但印度企图打所谓的“地缘政治牌”,希望自己如同弯道超车般跻身全球芯片制造的领军队伍中,但实际效果却是令印度失望的。
“印度有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雄心,但现实却很‘骨感’。”林民旺称,“印度政府在2021年底批准设立了激励计划,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家企业申请激励补贴成功。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印度对自己的营商环境缺乏准确的心理认知。”
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七八年,超过2000家跨国公司暂停了其在印度的业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的营商环境对外国企业并不够“友好”。
2008年,印度税务部门给微软开了张70亿卢比的“罚单”,IBM印度也曾在2013年被当地监管部门要求补交535.7亿卢布欠税税款,折合8.66亿美元;2021年12月,印度税务部门就曾对小米、OPPO等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的办公室和制造厂进行突击搜查;今年6月,印度执法局又扣押了中国小米公司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2亿元)资金。
林民旺表示,印度发展半导体的客观条件并不成熟,甚至,印度连最基本的水电设施都没法稳定提供。再加之其恶劣的营商环境以及这些年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印度想发展半导体产业可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样的情况不仅体现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印度的整个制造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可见,如果不能真正改善营商环境,哪里能支撑起外国企业对印度的投资信心呢?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