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为解决这一问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和租赁等方式灵活配置新型储能,结合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
2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依靠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新动能。近年来,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尚难以完全适应新能源发展需要,导致电力运行高峰时段顶峰能力不足与低谷时段消纳问题并存,成为影响电力供需平衡、制约新能源高效利用的突出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和租赁等方式灵活配置新型储能,结合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
从“量”上来看,2023年以来,新型储能呈爆发态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笔者认为,目前能源企业在建设新能源项目的同时均配备了储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不断增长,但还需要从三方面解决“质”的问题。
首先,新型储能产品同质化问题显现,行业无序竞争加剧。对此,应鼓励探索多元储能技术攻关,解决技术瓶颈问题,而不是重复低成本建设。
其次,探索新型储能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由于经济性不佳,目前储能的“充电宝”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建而不用”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提高储能利用率。
最后,探索推进“光储充放”一体化等新模式和新业态试点示范。结合不同使用场景,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的技术路线,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体系。
绿色低碳转型和大力发展新能源仍旧任重道远,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要稳中求进,谋长久之计,这也意味着要持续创新和突破,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才能进一步加快新能源终端利用,从而助力新能源产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