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覆盖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的核心难点,在于机制刚性与就业弹性的矛盾,需要持续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保障模式。例如,能否在现有机制框架内,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立专门针对新就业形态人员的工伤和专项失业保险,确保相应就业群体获得足够保障。政府部门应鼓励平台企业与劳动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新型劳动保障体系。在各方努力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享受更为充分、可靠的社会保障,推动共享经济向规范、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
近日,多家头部平台企业集中宣布,从2025年起将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的外卖骑手缴纳社保。这一举措不仅有望改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也预示灵活用工模式将向规范化、制度化转型。
随着即时配送行业迅速崛起,外卖骑手成为新经济领域的重要劳动力。但由于劳动关系模糊、合同形式多样等,新业态就业职位的社保覆盖率远低于传统就业职位。平台缴纳社保之举,既利好骑手,也符合企业长远利益。让骑手在医疗、养老等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持,有助于稳定企业员工队伍,提高配送服务稳定性。企业通过履行社保责任,既能改善内部管理,又能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体系,如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建立全国统一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为平台企业主动履行社保责任创造了有利条件。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1038万人参保,覆盖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高风险职业群体。
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仍有不少细节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平台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分阶段逐步落实。在落实过程中,如何科学界定“全职”与“稳定兼职”的标准,如何灵活应对专送、众包骑手多样化的用工合同,都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此外,企业如何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与控制经营成本之间找到平衡,也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在社交平台上,部分骑手对缴纳社保持观望态度,主要考虑到缴费成本可能增加自身经济压力。在提升保障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劳动者的实际经济负担。
覆盖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的核心难点,在于机制刚性与就业弹性的矛盾,需要持续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保障模式。例如,能否在现有机制框架内,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立专门针对新就业形态人员的工伤和专项失业保险,确保相应就业群体获得足够保障。政府部门应鼓励平台企业与劳动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新型劳动保障体系。在各方努力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享受更为充分、可靠的社会保障,推动共享经济向规范、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