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国联民生证券研报认为,当前时点,受益于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的突破,家电智能化发展按下加速键。长期蓝图来看,全屋AI+具身智能是最理想的家庭使用场景,智能家电互相联动,且与真正类人的多任务协作能力的具身智能相配合。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可以进行家务、服务、照顾等功能的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拓展和延伸,有望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新家电”,家电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一方面是顺应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家电“进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2025年以来,伴随AI等前沿科技的快速跃进,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布局按下了“加速键”。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一员,包括家电、汽车在内的巨头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就在日前,美的集团表示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厂打工”,这是否也意味着,伴随技术进一步成熟?“新家电”进入家门的时间已经在不远处?
人形机器人开始“打工”
据报道,日前,美的集团方面表示,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于5月正式进入湖北荆州洗衣机工厂,用于设备巡检、零部件检测和简单装配任务等场景。同时,美的人形机器人预计下半年将陆续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
资料显示,即将上岗的人形机器人由美的中央研究院与库卡联合研发,其采用了独特的轮足式设计,这种设计不仅让机器人与自动化工厂实现无缝集成,能执行机器的运维巡检、设备检测、上下料操作等任务,还能在非结构化场景中展现出色的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家庭场景应用奠定基础。
今年3月,美的集团首次对外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在展示环节中,这款人形机器人顺利地完成了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等多种动作,也能听懂语音指令与人互动,并照指令完成相应操作。
美的中央研究院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奚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美的主要做全人形以及类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通过产品迭代去解决电池续航、数据采集和仿真、关节轻量化等问题。人形机器人真正实现产业化,可能还需要3-5年时间。
值得关注的是,奚伟还表示,美的也在推进家电机器人化战略,将机器人和AI技术落地运用到空调、洗地机、烤箱等产品,比如说探索扫地机、洗地机和机械臂形态的融合创新。美的副总裁兼美的集团CTO卫昶此前也表示,“人形机器人或者类人形机器人,最先的应用可能在工业或者商业应用场景;对于家庭场景的应用,如家电机器人化,近期将有产品落地。”
瑞银在一份报告中对美的集团的机器人业务给予了积极评价,瑞银分析员认为,美的参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并不意外,因为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而且美的可以利用其现有的供应链资源。
资料显示,2024年,美的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财报显示,在“科技领先”战略引领下,美的持续加大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研发支出达162亿元。
蔚然成风
事实上,并不止美的一家,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面对这一广阔市场,各方都在大力加码相关领域的投入。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最新测算数据称,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0.17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6%,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销量将从0.40万台增长至27.12万台。创投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份至10月份全球人形机器人共发生69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超过110亿元。其中有56起发生在中国,总金额超过50亿元。
在政策面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北京将利用三年时间,力争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统计显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多个地方政府已建立和筹备建立产业基金。
在应用方面,不少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开始“打工”。优必选研发出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富士康、顺丰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实训,进行自主搬运、货物质量检测、零件安装等应用场景的落地。
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已在小鹏广州工厂投入实训,未来将应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和门店服务等领域,提升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小鹏方面表示,计划于2026年启动规模化量产。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展示了在汽车工厂搬运箱、移动金属棒的视频;Figure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宝马汽车的流水线上从事汽车装配的工作;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计划从Agility购买大量人形机器人,用于整个舍弗勒全球工厂网络。
分析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随着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场景率先落地,行业的发展会再次加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测,在2025年年底之前,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未来一到两年内,人形机器人在服务业或工业的基础应用方面有望推进。
终极愿景?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进工厂,让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或许是行业发展的终极愿景。
同样在机器人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的海尔表示,目前海尔的机器人主要围绕家庭使用场景来进行研发,其主要目标是把家里的家务活动用机器取代。海尔集团副总裁、海尔智家研发平台总经理舒海表示,企业正加速研发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希望早日推进“无人家务”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相关的探索已经开始,日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近日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
国联民生证券研报认为,当前时点,受益于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的突破,家电智能化发展按下加速键。长期蓝图来看,全屋AI+具身智能是最理想的家庭使用场景,智能家电互相联动,且与真正类人的多任务协作能力的具身智能相配合。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可以进行家务、服务、照顾等功能的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拓展和延伸,有望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新家电”,家电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一方面是顺应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家电“进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