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内文页
内文页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观点个评 正文

vivo入局美的加码,制造业的尽头不是造车而是它?

字号:TT 2025-04-07 09:20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家电网-HEA.CN报道:开源证券研报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海内外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形成共振,2025年或迎来“1-10”量产落地关键期;国联民生证券研报认为,当前时点,受益于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的突破,家电智能化发展按下加速键。长期蓝图来看,全屋AI+具身智能是最理想的家庭使用场景,智能家电互相联动,且与真正类人的多任务协作能力的具身智能相配合。

在早些时候,面对各领域的造车热,大伙都在调侃“制造业的尽头是造车”,然而,还没过几年,这一说法似乎又要更新。日前,手机厂商vivo宣布正式成立机器人实验室,并主攻消费级市场。更稍早的时候,美的集团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制造业的尽头,会是机器人吗?

vivo入局

据报道,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vivo宣布正式成立机器人Lab(实验室)。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介绍,vivo将通过人工智能与影像两大技术驱动,专注于机器人“大脑”和“眼睛”的技术研发,并通过与伙伴探索合作,为产业注入蓬勃动力。胡柏山认为:“机器人是手机行业的未来,它将成为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但依旧会遵循以人为本、回归用户场景创造极致体验的价值准则。”

据了解,vivo瞄准的是家庭机器人行业,主攻消费级市场,做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vivo表示,此举旨在让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进用户的真实生活。vivo官网招聘信息显示,vivo目前已经开始招聘机器人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

资料显示,2023年,胡柏山就曾公开表示,基于公司在大模型技术和混合现实头显技术上的积累,vivo会顺势切入机器人领域。胡柏山认为,最合适做人形机器人就是手机行业,甚至没有之一。大模型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vivo蓝心大模型持续迭代,会让机器人有强大的“思考”能力。混合现实(MR)会让机器人有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vivo的蓝心大模型矩阵,以及在通讯、车机系统、智能座舱领域等的积累,能为其后续打造家庭机器人能力提供了技术与应用经验储备。另一方面,vivo过往在影像空间感知技术方面的积累,也可以赋能到机器人视觉的MR技术上,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

事实上,并不止vivo一家,近年来,全球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布局机器人行业。苹果在放弃造车后,便将目光转向了机器人领域,今年年初,苹果推出的“ELEGNT”AI台灯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苹果表示,研发AI台灯是为了寻找能够启发未来研究的关键设计要素。团队希望设计融合以动作表达情感及提供功能的机器人,创造有趣的人机互动,也为日后设计日常用机器人提供灵感和框架;去年年底,三星电子宣布将其在韩国人形机器人企业 Rainbow Robotics 的持股比例从 14.7% 增至 35%,继续押注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统计显示,包括小米、OPPO、华为、传音等厂商都有布局家庭机器人相关动作。

机器人or“新家电”?

如果说手机厂商布局家庭机器人多少有点“跨界”,那么家电厂商布局家庭机器人,或许就显得合理得多。

3月18日,美的集团首次对外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在展示环节中,这款人形机器人顺利地完成了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等多种动作,也能听懂语音指令与人互动,并照指令完成相应操作。就在此前,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的中央研究院已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期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机、传感器、控制器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研究进展。

卫昶还表示,美的要做人形机器人整机不难,但目前产品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难点的应用,挑战还很多,还在深挖应用场景。据介绍,美的集团在人形机器人方面,以产品为导向,一方面致力于开发能够短期落地的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布局中长期的技术和产品。目前主要聚焦两大板块:一是家电机器人化,在家电产品中融入机器人和AI技术,例如视觉识别、机械臂运用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二是聚焦机器人整机开发,深入挖掘应用场景,积极布局核心技术。

瑞银在一份报告中对美的集团的机器人业务给予了积极评价,瑞银分析员认为,美的参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并不意外,因为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而且美的可以利用其现有的供应链资源。

不止美的,另一个家电巨头海尔近段时间同样也是动作频频。今年2月,海尔集团25亿入主工业机器人龙头新时达,分析认为,海尔集团此举除了加大工业互联网布局外,更加看重的还在新时达的机器人业务。此前,海尔家庭机器人与乐聚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在海尔智慧家庭场景中的应用;今年1月,海尔兄弟机器人科技 (青岛) 有限公司成立;3月,青岛乐创无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资料显示,公司由海尔智家及其子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业务范围涵盖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销售等领域。

统计显示,包括格力电器、海信、德昌股份、四川长虹等家电企业均已布局机器人赛道。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这是顺应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家务、服务、照顾等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或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拓展和延伸,有望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新家电”。无论是从寻求新增长点,还是从未来家电发展轨迹来看,机器人对于家电企业来说都是一道“必答题”。

蓄势待发

《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到203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00亿元,2025年-2035年复合增速达53.15%。

美国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创始人Brett Adcock近期表示,人形机器人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最佳载体,不仅能执行复杂任务,还能通过自然交互融入人类生活,真正融入物理世界。他预测,未来几年内,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将大幅下降,而性能大幅提升,最终实现大规模普及。而能够胜任各种任务的机器人目标市场规模是50万亿到60万亿美元。

事实上,相关的探索已经开始,卫健委曾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峰值将达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按照设想,家庭服务机器人将在养老、育儿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日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近日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海内外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形成共振,2025年或迎来“1-10”量产落地关键期;国联民生证券研报认为,当前时点,受益于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的突破,家电智能化发展按下加速键。长期蓝图来看,全屋AI+具身智能是最理想的家庭使用场景,智能家电互相联动,且与真正类人的多任务协作能力的具身智能相配合。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

万和1026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