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商业世界没有永恒护城河。山姆事件揭示了会员经济的残酷真相:所有精心构筑的护城河,都可能因贪婪侵蚀而干涸。当260元会员费从“信任税”退化为“入场智商税”,当中产在货架前再也找不到身份认同的锚点,这场信任崩塌早已注定。
一盒好丽友派引发的风暴,揭开了会员制零售表面精致下的裂痕。
山姆会员店近期因选品策略调整陷入舆论漩涡。7月份,山姆下架了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口碑商品,转而引入好丽友派、溜溜梅、卫龙辣条等大众品牌,部分商品甚至通过“品牌隐身术”改头换面——盼盼变身“PANPAN”、卫龙标为“魔芋爽”……
然而,这却是一场早已酝酿的情绪反扑。早在变化发生前山姆超市就已经伴随频发的品控问题:坚果生虫、苹果干发霉、鲜肉月饼吃出牙齿等投诉接连曝光,而客服回应“未使用农药属正常”却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社交媒体上,“选品降级”和“品质滑坡”的批评声浪迅速汇聚成一场信任危机风暴。206元的会员费被解构为“入场智商税”。
从精选神话到信任崩解
在线下商超接连倒闭的大背景下,连年增长山姆超市曾被视为零售业的教科书案例。尽管260元的会员费成为拦住大多数人的门槛,但也构筑起了山姆超市的核心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260元会员费构筑的是对消费者以及供应链的双重门槛。对消费者,它过滤出年收入30万+、年均消费1.5万元的高净值客群;对供应商,则用85%的淘汰率严控品质。
这种机制曾创造出独特的消费价值:会员支付年费,本质是购买 “决策省心权”和“阶层通行证”。中产家庭依赖山姆的严选能力规避品质风险,同时通过巨型货架、英文包装的进口商品获得身份认同。
当山姆的购物袋成为社交货币,当会员码成为中产俱乐部入场券,中产对山姆的执着,远非简单的性价比计算能解释。消费者与山姆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稀缺性和优越感的心理契约。
支付260元年费的本质是让渡选品决策权,换取“闭眼买不踩雷”的承诺。山姆的严选标签曾是应对消费不确定性的安全堡垒,尤其对经历三鹿奶粉等安全事件的中产而言。
而隐含在门槛背后的还有一层“人无我有”的心里特权。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指出,消费是阶层品味的表演。山姆的工业风货架、进口黄油和39.9元丹麦酥构成中产“文化资本”的具象化。260元是购买阶级区隔的门票——当会员在巨型货架前打卡晒单,实则在宣告“我属于更高阶层”。
预期崩塌
会员愤怒的根源不在国货本身,而在山姆对核心契约的背叛。
2024-2025年,山姆食品安全问题集中爆发:牛奶含虫卵、榴莲千层现活虫、坚果爬出活体幼虫。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上游新闻检索“山姆”后,发现投诉量高达11000余条。而其中涉及食物发霉变质、吃出异物和食品不新鲜等投诉还不少。
好丽友派的入驻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款曾陷“双标配方”风波的产品(2022年被曝中外版成分差异),被山姆包装成“减糖80%特供款”。消费者实测发现甜度仍“齁嗓”,且添加代糖安赛蜜。
当中产发现39.8元的麻薯旁摆着超市同款辣条,标志性购物袋从“身份勋章”沦为“精装大润发”笑柄。这种阶级区隔的崩塌在经济低迷期尤为敏感——一块平价派即可戳破精心维持的精致生活幻象 。
山姆危机的本质是会员制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崩坏。
曾让云南咖啡豆糖度超22%的技术倒逼机制,被压缩成本的贪婪取代。前员工爆料“牛奶混入塑料片”“牛肉饼含橡皮筋”,揭示品控体系在扩张中的瓦解。当山姆将会员费从“稀缺性购买”异化为“下沉市场门票”,中产的核心权益遭到背叛。
在Costco以硬通货引流(茅台低于市价千元)、盒马发起“移山价”(榴莲千层低40元)、胖东来重构服务信任时,山姆却走向同质化,暴露战略迷失。
商业世界没有永恒护城河。山姆事件揭示了会员经济的残酷真相:所有精心构筑的护城河,都可能因贪婪侵蚀而干涸。当260元会员费从“信任税”退化为“入场智商税”,当中产在货架前再也找不到身份认同的锚点,这场信任崩塌早已注定。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