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在国内B2C市场,京东已经长成了一个年销售额千亿元规模的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B2C公司,并且跟第二、三名拉开了很大距离。
1月30日,京东终究还是提交了IPO申请。去年12月,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表示过,近期内不会上市,但话音刚落,京东就成为第一个准备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春节过后,京东赴美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快,一边是“京东白条”业务,一边与腾讯传出“绯闻”—腾讯入股京东。
但尽管如此,京东上市前景仍扑朔迷离。
刘强东食言
2月18日,腾讯与京东传出“联手”的消息。据消息人士称,京东方面提出的一个方案是,腾讯将其B2C电商业务易迅并入京东,腾讯电商的开放平台业 务也向京东输出流量,此外,微信也对京东倾斜一定的资源,而京东付出的代价是,出让20%左右的股份给予腾讯。有分析人士称,上述可能对应的交易在15 亿~18亿美元左右。
对于该消息的真实性,腾讯与京东方面都不予置评。不过,从外界传出的腾讯与京东合作的各种信息来看,更能让人联想的是,京东上市步伐加快,正在寻找多方合作可能,积极推动上市。
互联网领域的神奇之处在于,“覆水难收”是假的,说出去的话,同样也可以收回来。
马云曾说“饿死不做游戏”,结果食言了。无独有偶,在去年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2015年前京东不会上市的刘强东还是在除夕之夜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赴美上市的征程。显然,刘强东对外一直声称京东短期内不会上市是个谎言。
2013年12月底,一身紧身小西服的刘强东曾出现在多家媒体面前。刘强东说,自己过去半年一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通过“管住嘴、迈开腿”减下35斤。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今看来,读书和减肥只是幌子,推进上市才是真的。当然,上市的好处有很多。譬如,有观点认为京东急需资本套现。京东缺钱吗?
京东从2007年就开始融资,先后多次融资23亿美元。投资人希望京东尽早上市套现,但刘强东希望把京东养肥之后再卖,可以卖个好价格。尽管此事诸多争议,但刘强东一直控制着京东,此番上市便不言而喻。
京东招股书显示,刘强东目前控制的京东股权大约在23%,但京东设立了AB股的股权结构。这种结构允许刘强东以较少的股份拥有较多的投票权,从而对 公司实行控制。这次启动上市,说明投资人和刘强东代表的管理层达成了一致。顺利的话,京东将在纽交所或者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5亿美元。
事实上,京东并不缺钱。京东的IPO申请文件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京东账上有14亿美元的现金。而京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计划赴美上市,最多融资15亿美元。
对京东而言,15亿美元也不算是一个大的融资额。京东从2007年就开始,已进行多轮融资。早在2011年4月,京东宣布完成的第三轮融资就高达15亿美元了。2013年2月,京东再次完成7亿美元的融资。
这说明,京东的这次上市融资规模,相当于京东再做了一轮风险融资而已。不过,2013年2月引入了D轮价值约7亿美元的融资之后,多家投资公司都建议京东在年内完成IPO。分析人士认为,京东赶在阿里巴巴之前上市,这一时机“非常关键”。
“白条”涉金融
上市疑云还未散去,白条业务再起波澜。
2月13日,京东推出的首款互联网金融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上线公测。白条用户最高可获得1.5万元信用额度,首批公测将开放50万个京东白条名额。
在京东购买商品,用户可选择最长30天延期付款,或者3—12个月分期付款等两种不同消费付款方式。这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第一款面向个人用户的信用支付产品,最大信用额度1.5万元。
“京东白条”被界定为“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用户可以凭借京东发放的“白条”,在额度内进行消费。“京东白条”的功能与银行信用卡相似,京东将在线实时评估客户信用。
不过,并非在京东消费得越多,得到“白条”的机会越大。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表示,他去年在京东购物4.8万元,但一分钱授信也没有得到,根据京东官方描述,京东仅是宣称将借助京东各项大数据(如消费记录、退换货记录、配送信息、购物评价等)对消费者的信用额度进行评估并授信,但并没有公布具体的指标。
简而言之,“京东白条”类似于信用卡模式的提前消费,有利于刺激用户购买力,虽然与银行没有直接挂钩,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行业内人士表示,这相当于京东在自己体系内发了一张虚拟信用卡。与此前阿里信用支付贷款来源于银行不同,“京东白条”贷款来源于京东自有资金,消费金额将计入应收账款,采用调整账期的方式完成贷款流程。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京东白条”并没有在京东体系之外拓展额外资金,动用的是京东自身的现金流,不涉及垫资,依照招股书2013年前3季度,京东现金流及其等价物为88.12亿元。按照“京东白条”限定每人信用额度为1.5万元计算,京东维持自身的供给面临严重考验。
鲁振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京东白条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向金融领域迈进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发展趋势并不清晰。但如果这步棋走对了,对京东的上市也是有帮助的。”
此外,京东目前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虽然之前收购了网银在线,但是至今仍没有将其接入京东官网,并向用户和商家开放。这也意味着,使用“京东白条”的用户不得不通过绑定的银行账户定向还款,而没有一个像支付宝一样,可以暂时搁置资金的第三方支付系统。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一直持续亏损的京东在2013年首次实现盈利后,迎着马年的喜气踏上上市征程,风险一定是存在的。
有争议的“盈利”
在国内B2C市场,京东已经长成了一个年销售额千亿元规模的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B2C公司,并且跟第二、三名拉开了很大距离。
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京东继续领跑自主销售B2C市场,份额占比达38.8%,苏宁易购以9.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亚马逊中国以5.8%的份额占比名列第三。
事实上,京东近年的发展,从营收已逼近苏宁。财报显示,苏宁云商2013年前三季度的营收是800亿元左右,京东同期的营收是700亿元左右。苏宁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在6亿元左右,但同期相比下降了70%多,而且第三季度已经亏损1亿元左右。
相比而言,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营业亏损3.16亿元,但利息的净收入为2.15亿元,加上来自财政补贴等其他方面的收入为1.64亿元。京东已经盈利了。不管如何盈利,目前来讲,中国主流的B2C电商里还没有一家盈利的公司。
然而,初步盈利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近年京东的连续亏损已是不争的事实。
京东招股书中显示,2009、2010、2011和2012年,京东净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9.19亿元、85.83亿元、211.29亿元和413.81亿元;京东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03亿元、4.12亿元、12.84亿元和17.29亿元。截至目前,近5年内,京东累计运营亏损已达到35.22亿元。
亏损的背后,也暴露出京东的短板。移动互联网时代,京东将面临更大挑战。虽然京东方面明确将会加大移动端的投入,与此同时,也流露出对移动互联网的 诸多忧虑,京东明显有“失控”的感觉。在招股书中,京东多次提到对移动设备商、移动操作系统提供商、移动应用商店等上下游企业难以把控的担忧。
此外,移动端日益增加的开发和推广成本也加大了京东未来拓展移动互联网的难度。要让顾客接触和使用自身的产品会越来越难,而一旦顾客放弃京东的产品,其新客增长、财务状况、运营效果将受到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终于扭亏,实现盈利6000万元,2012年同期亏损14.24亿元。而细读招股书可见,去年京东盈利的原 因,来自一笔2.22亿元的利息收入,以及一笔1.64亿元的“其他收入”,后者被认为可能是“政府财政奖励或退税收入”,此外还得益于京东将固定资产加 速直线折旧法改为直线折旧法。也就是说,京东盈利的持续性仍待考验。
截至2013年9月31日,京东共有3580万活跃用户,快递员1.8万名,在34个城市设有仓储中心,在460个城市有1453个快递站,订单总量达到2.117亿。此外,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京东商城SKU(库存单位)数量达到2570万。
艾瑞数据称,2012年及2013年前三季度,以交易量统计,京东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直销公司。2013年第三季度,京东的市场份额为45%。京东交易总额在2011年为人民币327亿元,而2013年前三季度就达到了864亿元。
不 可忽略的是,京东商城出售商品的退货率较高。京东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提到了毛总商品量和净总商品量。最近一段时期,京东商城的退货率达到了净总商品量的 22%。对消费电子产品而言,这样的退货率确实太高。不巧的是,日前,《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出来,“七天无理由退货”,对退货率较高的京东来讲,又是一个 考验。
另外,根据美国证交会和会计准则要求,京东上市须披露2013年全年经审计财务报告,路演可能于4月开启,当然,具体时间安排要视京东审计结果而定,京东展开路演时间尚存变数,上市前景画问号。
业内人士认为,京东上市,是为了在一个好时机卖出好价钱。京东未来的大麻烦是始终没找到电商盈利的方法。在已经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它尚未布局和转型,这将使它在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遭到巨大的冲击。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