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日本企业过度照顾本国民众消费习惯而不顾全球广大消费需求的内化发展毛病,早已是其致命硬伤,改起来也非易事。
最近,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两则海外并购消息引人关注:美的以约4.78亿美元报价收购日本东芝公司白色家电业务;鸿海精密工业公司以约35亿美元收购日本夏普66%股权,夏普成为首个归入外企的日本消费电子巨头。
中国企业收购国际知名日企的产品线与品牌,顺应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潮流。
首先,中国正由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成长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全球性跨境投资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全球网络将逐步延伸,品牌将更趋国际化。在这一情境下,中国企业加快海外并购步伐,将国际知名品牌纳入囊中,支撑自身国际化战略是题中之意。因此,美的不并购外企可能很难短期内从国内领先做到国际知名,鸿海精密不出手或许也难摆脱“代工厂”的刻板印象。
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及各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外溢效应叠加,催生了有利于跨国并购的环境。这包括低廉的融资成本以及并购目标企业的低议价能力。从融资成本看,史上罕有的低利率环境对长期借贷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是融资并购良机。今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全球并购可谓如火如荼。一季度中国企业参与的海外并购总规模超1000亿美元,接近2015年全年。从议价能力看,金融危机影响长期延宕以及日本等国长期增长停滞,削弱了这些国家企业的盈利前景,挫损了持续经营能力,抑制了其创新发展的活力。因此,越来越多日本企业尝试出售自己,换取生机。
三是这些被收购的企业虽然亏损严重,但仍把持着所在行业和领域的大量专利、核心技术、全球产业链与营销网络,品牌价值很高。这些正是中国企业所缺乏的。日本企业、技术、产品经过中国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可期待。
然而,中国企业并购日本家电企业的风险也不可小觑。其中最大的风险是被收购企业的自生能力堪忧。东芝、夏普等日本百年老店的经营思路、发展模式等可能已经过时。实际上,日本企业过度照顾本国民众消费习惯而不顾全球广大消费需求的内化发展毛病,早已是其致命硬伤,改起来也非易事。
中国知名企业是在经济高增长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而日企长期在经济低迷甚至停滞的背景下经营,理念和模式与中企迥异。在全球运营过程中,中国企业水土不服的风险明显,并购后实现全球网络整合并盈利的难度不小。
实际上,中企并购日企或者其他国家企业的风险不止于此。虽说现在全球资产价格低廉,未来随着世界经济转暖、融资成本上升、参与竞购主体增多可能被哄抬起来,但盲目的“土豪”式并购要不得。同时,从跨国并购的国际经验看,成功率低、整合困难、实现盈利周期长是固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跨国并购必须既是一个企业的大战略又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生意。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