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行业新闻 正文

海信电器跌破5% 原材料成本波动成利润下滑祸首?

字号:TT 2017-05-04 07:53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家电网-HEA.CN报道:据了解,此前海信因股市走势强势,股价涨幅较大,资本市场竞相追捧。而遭遇业绩下滑之后,机构投资者们已经悄然出货并退场。

【家电网 HEA.CN 2017年5月4日原创】继昨日开盘跌停之后,海信电器股票今日一开盘便再度暴跌,收盘时跌破5.31%至14.62元/股,若从4月26日开盘价18.32/股计算,5个交易日内海信电器股价跌近20%。据了解,自一季报业绩发布之后,海信电器的股价便开始暴跌,股市和业绩遭遇重挫。根据海信电器2017年一季度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03亿元,净利润2.69亿元,同比降49.53%。此外,一季度海信电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2017年一季度为-1.1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4.47亿元。

投资人买了一匹“假”白马股?

据了解,此前海信因股市走势强势,股价涨幅较大,资本市场竞相追捧。而遭遇业绩下滑之后,机构投资者们已经悄然出货并退场。从股东户数的变化来看,海信电器在一季度的股东户数上猛增了26%。投资人士认为,这原本是机构投资者的位置。

相比之下,正好印证了“强者恒强”的观点,美的、海尔、苏泊尔等家电企业因业绩支撑,股价仍然在不断刷新高点。上述人士称,此前被高估、业绩不济的上市公司“白马股”则遭到资本抛弃,家电业正在迎来两极分化的局面。海信电器在资本市场被评为白马股,而此次的暴跌令投资者对白马股产生怀疑,不确定性在伴随中国经济一路走来的家电业中并非常态,家电企业出现不稳定性,场外资本也会停下脚步。

据了解,在2016年四季度还在大举加仓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季度减持海信电器1379.63万股,目前持股比例为0.93%,从海信电器的融资融券数据显示,4月底,有超过8千万的杠杆资金涌入海信电器,随后便有资金开始出逃。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电器第二大股东海信电子于3月上旬也发生过两次减持行为,共减持0.9%股份。而从发布的2016年财报中显示,海信电器全年营收与净利润均为增长,且多家券商称海信电器业绩符合预期,并给予增持评级,可见市场对海信电器净利润骤降并无预期。值得一提的是,海信电子的法人便是海信电器的董事长,而海信电器众多高管均位列海信电子管理层阵营。因此,海信电子的突然减持行为也被外界解读为高管曲线减持,而当时一季度报尚未出炉,这不仅引起外界猜测,还引起未及时“撤退”的投资人士产生不满。截止到发稿前,家电业整体市场呈下滑趋势,在-0.36%上下浮动,而青岛海尔等则领涨行业。

海外市场都是“套路牌”

在网上,有不少网友在选购电视品牌的时候,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海信和夏普之间,应该选哪个品牌?有供应链人士表示,这需要把海外和国内市场消费者区别对待;在海外,夏普在北美的品牌授权仍然在海信手中,如果将两者作比较,即便是企业自己也说不清楚哪个更好;而在国内终端消费市场,消费者对于一家厂商的货源知情权全凭厂商自主告知,即便是声称“进口”的商品或者原材料也并非都是进口,即便是企业本身也很难分辨货源出自哪家供应商之手。当北美消费者夸奖海信电视时,可能被夸奖的对象是夏普,而当消费者夸奖海信的面板时,可能是在夸奖TCL旗下的华星光电。

据消息称,夏普正计划重返澳洲电视市场,鸿海推动“液晶之父”夏普“重回世界第一”的目标坚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海信电视在澳洲的份额正在上升期,而夏普的折返将使澳洲电视市场变成三星、夏普、海信“三国争霸”局面,对海信较为不利;其次郭台铭将北美夏普从海信手中夺走是迟早的事情,海信只有五年时间,这对其是一个考验:如何善用价值2370万美元的品牌授权才能在五年之内收回成本。

在外界看来,削弱夏普品牌在北美地区的品牌形象同时强化海信自有品牌,则无异于承认2370万美元的投资是集团层面出现的重大战略失败;而将“寄养儿”夏普与自有品牌平起平坐,在这五年中等于花钱为他人做嫁衣。但是海信也从中获得了来自夏普原有的渠道和品牌资源,失去夏普之后对于想要继TCL之后跻身北美电视业务前三的海信而言无疑尚需时日。

2000多万美元对于海信而言实际上不过是“冰山一角”。2017年海信集团斥资1亿美元拿下了2018年世界杯赞助商,而其中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7亿元)权利使用费由海信电器承担并随后向海信集团支付。据了解,在一季度报中海信并未将此项列为业绩下滑之内。而去年欧洲杯期间,海信赞助了4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96亿元)到6000万欧元,才获得了欧洲杯的广告席位,并打出“海信电视,中国第一”的广告。业内人士则称,“中国第一”在中国并不值钱,在国外,消费者对“第一”的概念也很模糊,海信近3亿元的广告费在海外市场看来,实际上更大的印象是“又一个来自中国的财团”。

显示技术“孤军作战” 面板采购“受尽屈辱”

此前,一篇《花7万元可怼王思聪,激光电视为何火爆》的文章出现后,不少网友表示,海信不懂市场的实际情况,不管卖家秀的是79999元还是499999元,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者并非“成本优势”。面板人士向家电网称:“不做自发光OLED也不做电致发光QLED的海信,除了ULED和激光电视,还可以做纯色,当国产品牌得知自己的“量子点”在为韩厂的伪QLED做嫁衣的时候,还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纯色的出现。”

在OLED接替液晶技术统领显示行业的同时,纯色的出现,使得坚持与自发光争夺第一的量子点(QD-LCD)收获了一个广色域家族的小伙伴。几大主流显示技术中,只有激光电视“孤身一人”。海信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海信激光电视具备了与液晶电视同台竞争且能够靠成本取胜的巨大优势。”这句话也被解读为“激光电视的竞争对手是液晶电视。”

而此次,海信电器因遭到其内销拖累明显,盈利能力显著下行,净利润骤降。公司称材料成本上涨及规模下降所致,而从财报来看,营收并未大幅下降。证券机构从业人士认为,由于当季面板尤其大尺寸面板价格成本涨幅超过预期,而海信并没有自己的面板工厂,无法掌控上游面板压力,无论是夏普还是TCL旗下的华星光电为其“供粮”,结果都是一样。现阶段大屏时代已经来临,主打大屏电视的海信在液晶面板会持续遭遇较大的冲击。众所周知,面板占到了电视总成本的约70%。

业内人士认为:“电视整机制造商要么接受屏体供应商哄抬屏价,要么重新另寻长期稳定的供货商。TCL与海信始终是竞合关系,面板合作只是仓促之举,并非海信方面长久之计,拥有自己的面板生产技术和工厂才是可靠保障,才能解决长期缺乏稳定面板采购源的短板和掌控原材料议价权。”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