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网-HEA.CN报道:彭博社预测在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今年春节期间的旅游和电影市场都显示出复苏迹象,消费预计将在今年引领中国经济活动的反弹。春节假期前几天的营业数据让人们更乐观地期待整体经济复苏将快于预期。经济学家们已将中国今年和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5.1%和5%,高于2022年12月时的预测。
作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晴雨表,防疫政策调整后的首个春节,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现实情况并未让人失望,在疫情阴影下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尤其是旅游、娱乐需求在今年春节被彻底释放,三年的疫情阴霾消散之后,真正的报复性消费终于到来。
春节期间,消费表现最为亮眼的是服务消费,其中电影和旅游最为典型,春节档电影票房预计超过2019年和2022年,仅低于2021年,而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6%、73.1%,而20天前的元旦假期分别为42.8%和35.1%。
此外,据万达集团官微数据,今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六)全国480座万达广场客流1.6亿人次,销售收入126.8亿元,其中可比万达广场同比2019年客流增长15%,销售额增长29%。
彭博社预测在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今年春节期间的旅游和电影市场都显示出复苏迹象,消费预计将在今年引领中国经济活动的反弹。春节假期前几天的营业数据让人们更乐观地期待整体经济复苏将快于预期。经济学家们已将中国今年和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5.1%和5%,高于2022年12月时的预测。
消费复苏进行中
从春节的消费数据来看,我国的消费市场正处于复苏状态中,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时间。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交通部预测,今年春运出行人次可达20.95亿人次,其中探亲占比55%,对应探亲出行规模约11.5亿人次。2017年春节时,交通部预测探亲出行占比78%,当年出行总人次与2019年大致相当,为29.78亿,对应探亲出行规模约为23.2亿人次。比较疫情前后差异,春节探亲出行可能减少11.7亿人次。
分析人士表示,探亲人次减少的主要是出于对疫情因素的担忧。尽管防疫政策已经全面转向,核酸检测、隔离等防疫手段逐步取消,但居民对疫情的担忧仍未完全消散。与此同时,在去年11月底,在多地遭遇疫情搅扰的情况下,务工人员的返乡计划提前,大量人员在春运前提前回到家乡以规避疫情,这导致春运期间流动人员的减少。此外,疫情原因导致居民收入受到约束也是导致探亲出行人次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探亲出行人次的变化表明,虽然我国消费市场在春节期间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复苏,但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状态仍需时间。尤其是商品消费,其复苏速度不及服务消费,家电行业仍需更多耐心和定力,静待春暖花开。
消费复苏的几点启示
今年春节消费呈现出复苏状态的同时,也显现出了新的消费情况,其中旅游、电影等享乐型消费的繁荣,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喜好出现了重大变化。在过去,消费市场由从艰苦年代中成长的60\70后为主导,消费更加倾向于刚需消费,在消费上更加保守,同时更热衷于存钱。而随着80/90后以及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人群,消费行为更加多元,消费观念也开始逐渐摆脱“刚需”思维,转而开始进行享乐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主要是疫情导致居民娱乐消费受阻,尤其是过去的一年中电影院受到疫情影响而未能持续运作,居民在电影院进行消费的次数锐减。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居民的旅游计划也受到影响,出游基本只能选择周边游,或者同城露营,出省游和出国游存在较大阻碍。在疫情管理降级之后,居民在旅游和电影上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此外,在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是,人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间接导致居民对享乐型消费需求的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春节返乡潮的影响下,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复苏情况要好于一二线城市。百度地图跟踪了100个城市的消费复苏指数。12月底以来,随着全国疫情过峰,消费场景打开,这一指数逐步上行。春节之前20天,百城消费指数日均为10215.9,初一到初四日均为15493.3,增长了51.7%。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101.7%,二线城市增长33.9%,一线城市仅增长18.5%。从总量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从大年三十开始,一举超过二线城市。
业内人士认为,县域经济发展已经迎来“返乡就业、返乡创业和告老还乡”三大利好,中小县城人口将会回流,有人口回流就有生意,县级消费市场大有容量。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