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 产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数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调| 电冰箱| 洗衣机| 厨房卫浴| 生活电器| 专题| 微发现| 标签| 论坛| @家电网

首页 新闻频道 Insider深度内幕 Insiders 正文

阿里、京东等为何热衷成为虚拟运营商?

字号:TT 2013-10-23 08:22 作者:管维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家电网-HEA.CN报道:这个观点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电信和联通目前正在积极运作此事,而中移动仍在静观其变。对于这些未来的虚拟运营商们而言,这块新蛋糕如何吃?

昨天有消息称,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国美、迪信通、乐语、爱施德、天音这八家企业将成为内地首批虚拟运营商。

这个消息的出现,与其中一些企业的动作有关。苏宁内部人士21日时透露,已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签署全国性转售业务合作协议。记者也从迪信通方面提供的一份资料上看到,该公司在本月18日也与电信联通达成了转售业务方面的合作。

虚拟运营商的脚步渐渐近了,然而机会之门却不易打开,这更像是对民营资本迟迟无法进入垄断行业提出的一种表面文章。在空间有限、可能导致与基础运营商产生竞争时,准虚拟运营商们会如何铺设自己的路?

阿里、京东等为何热衷成为虚拟运营商?

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正式启动虚拟运营商试点。这被解读为是这是内地民营资本首次真正意义上 进入国有垄断行业。按照规定,申请企业首先与基础运营商签署转售合作协议,然后由基础运营商向工信部申报发放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在获得牌照后,企业才 能成为虚拟运营商。

何为虚拟运营商?按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的话解释,“虚拟运营”无非就是一些批发商,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基础运营商处批发打包购买“话音”、“数据”、“短信”等服务,再零售给普通消费者。

对于虚拟运营商存在的意义,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曾表示,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并不是互相竞争的关系。表面上看,虚 拟运营商的进入将会影响到基础运营商的业务。但未来的电信竞争是立体化的差异竞争,而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则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竞 争。“引入虚拟运营商可有效提高基础运营商的网络利用率并带来可观利润,帮助基础运营商发展并巩固用户”。

这个观点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电信和联通目前正在积极运作此事,而中移动仍在静观其变。对于这些未来的虚拟运营商们而言,这块新蛋糕如何吃?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对IT商业新闻网说,虚拟运营商最基础的模式是通过电信转售业务的批发零售赚取差价,无非就是扮演渠道商的角色。不过虚拟运营商的重要特征还在于,应与自身的核心主业相结合来产生新的价值,这还需要时间和不断摸索。

有报道称,多数准牌照获得者都对自己的新角色抱有信心。他们认为,瞄准细分市场,做定制化、个性化的电信业务,能够与基础运营商形成互补的双赢市场空间。

通信资深观察人士陈志刚也告诉记者,虚拟运营商从基础运营商拿到相对低廉的价格方案后,将电信服务作为一种差异化的手段,可更好地提升主营业务的竞争力。

这可能是最普遍也最为乐观的看法。实际上,虚拟运营的机会之门并不容易打开。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引入虚拟网络 运营商,一时成为潮流。而纵观全球,上千家虚拟运营商真正成功者凤毛麟角。而在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可能也会让新进入的民营资本难以比 拟。

在阚凯力看来,工信部的试点方案并未对电信转售业务的批发价格作出规定,这可能导致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产生竞争。“虚拟运营商 从基础运营商处获得批发价,然后再去零售,如果基础运营商不做零售这好办,但运营商自己也在做零售,那么双方的(竞争)关系是明摆着的”。

电信专家付亮也曾说,“目前的政策给予了转售明确的支持,而深度的虚拟运营,虽然更易于实现利益最大化,但虚拟运营商和基础电信服务商之间的角力也更复杂”,虽然政策的可操作性较以往增加,但目前虚拟运营的空间仍然有限。

有观点认为,用国外十几年以前的、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的移动虚拟运营发展经验来指导今天中国的实践,是不合时宜的。虚拟运营不应照搬国外的策略,而应在与运营商互补的业务和产品上多做文章,特别是发展比较单一的、具有特定新增用户的业务。

该观点建议,虚拟运营商应尽快从物联网特别是车联网入手,寻找盈利点以及与运营商的共赢点;产业生态系统(包括虚拟运营商、 TSP、运营商、汽车制造企业、政府等)共同协商,尽快制定产业标准;各方应各有侧重避免同质竞争,唯有差异化能力才是王道;在推动车载终端从产品化向服 务化转型方面寻找商机。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陈志刚也对记者分析了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另一种可能: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靠虚拟运营商的角色赚取利润是十分困难 的,为何他们热衷于申请虚拟运营牌照?原因就是他们不指望靠电信转售业务赚钱,而是靠资本市场,新角色的设定,让企业在资本市场讲故事就有了新的题材,因 为牌照是有限的,“这与北京的购车摇号的道理相似”。

电信专家马继华对此也曾说过,“申请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却各怀心事,一些虚拟运营商也好像是对牌照很热心,对运营并不一定热情,手里有了牌照就想通过合作、寻租来获利”。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A组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家电网微博


热点推荐